共21小题,约8920字。
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第二阶段试卷
一、书写。(5分)
本题根 据卷面书写情况得分。请你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基础积累和运用(21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
读钱钟书《围城》,有人看到的是旧中国病态知识分子的群像。( nuò )______弱无能而尚存正义者,如方鸿渐;表面文雅,实则自私刻薄(A、báo B、bó )者,如苏文纨;还有如高松年老奸巨___(huá)者,如韩学愈猥琐恶毒者,如顾尔谦阿(A、ā B、ē )谀逢迎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 nuò )______弱 老奸巨(huá)______
(2)加点字“薄”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báo B、bó
(3)加点字“阿”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ā B、ē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 ,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3)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亲人相隔,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境遇不同,表达方式也各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4) ”中运用共赏明月的典故,表达对弟弟的祝福和思念;杜甫在《月夜忆舍弟》“ (5) , (6) ”中借家书难寄,表达对弟弟的担忧与思念;
崔永元独自一人挑战整个娱乐圈,即使面对死亡威胁,依然勇往直前,初心不改。我
们可以借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7) , (8) ”来形容他的行为。
3.文言文词句整理(6分)
实
词 文言现象 例句
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_①______
古今异义 去国怀乡 古义: ② 今义:国家
词类活用 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
一词多义 绝:佛印绝类弥勒 (极) 湖中人鸟声俱绝 ④
胜:予观夫巴陵胜状 ⑤ 高处不胜寒(能忍受)
特殊句式 ⑥_
环滁皆山也。翻译:环绕着滁洲城的都是山。
倒装句 甚矣,汝之不恵。翻译:你太不聪明了!
省略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 《五柳先生传》《岳阳楼记》《马说》《陋室铭》中 “传” “记”“说” “铭”都是古代的文体。
C.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D. 古代的别称都很固定,如“桑梓" 指家乡,“社稷”指国家,“伉俪” 指朋友,“布衣”指百姓,等等。
三、阅读(56分)
(一)名著阅读(8分)
5.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问“阿嫂信息”……文中的“他”是 ,绰号是 ,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故事: 。(3分)
6.梁山108条好汉上梁山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为无处容身而上山,有的战败后归降而上山,有的被吴用用计骗取上山……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上山原因相同的一组,并结合内容,简述其上山的直接原因。(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