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8660字。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分)
  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
  李洪兴
  “来!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十秒左右,在美国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无论是咖啡师、厨师,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无人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显而易见。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担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的桥段不胜枚举。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
  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后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从“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曾设想“机器人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时袖手旁观。考虑到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比尔•盖茨就提议向机器人征税,此前欧洲议会也对类似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制定法规,是否会造成过度干预,又该如何避免阻碍创新?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
  1.下列对“人工智能”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工智能”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公布确认的。
  B.体验过人工智能的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功效可媲美人工制作。
  C.人工智能可以做电影预告片、完成新闻消息、下围棋,这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
  D.面对人工智能,人类似乎并未更加从容,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人类的焦虑和恐惧。
  2.下列表述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后的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人工智能也最大程度地解放了劳动力。
  B.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C.埃森哲咨询公司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
  D.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这是各方的共识。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与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终结,因为人类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
  B.人工智能从“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最终会让人们只能从生物学上区分机器人和自然人的不同。
  C.近期,欧洲议会正式向委员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这是人类对人工智能进行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之一。
  D.因为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所以,欧洲议会曾对是否向机器人征税的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2分)
  材料一: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完美收官,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天猫商城又创下一个新的神话:“双十一”当日的成交额2135亿元。在大购日常化的今天,天猫“双十一”的2135亿也绝少不了2000多万大学生的助力。
  有大学生调侃,如果在毕业简历上加个“曾参与过千亿元项目”,将是多么辉煌的一笔!那么,哪个大学的大学生能配得上这个项目呢?有数据显示,2016年最配得上这个项目的大学是浙江大学,紧随其后的是南昌大学和江南大学。2018年天猫“双十一”的2135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