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120字。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总分:150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
  商业伦理精神的培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破除所谓的“商业无道德神话”,改变“利润至上”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观,塑造“价值优先”的商业文化。
  历史地看,现代商业社会的“无道德”特征是与现代商业文明起源于伦理观念这一事实和传统背道而驰的。在现代商业文明发起的源头,伦理观念不但孕育了新的商业精神,还通过这种商业精神带来了持续而稳定的商业繁荣。有趣的是,大约在16-17世纪这段时间里,这一现象同时发生在中国和欧洲。
  明清之际,处于“四民”之末的商人阶层缔造了中国社会一度的商业繁荣。而在背后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恰恰是被称之为“贾道”的伦理观念。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的商人大多原是儒生。“弃儒就贾”后便不自觉地把儒家的义利观念带入商业活动,渐渐有意识地生发出作为“道统”之一的“贾道”。正是带着经商也是“弘道”的信念,明清之际的儒商不仅有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还乐于承担一切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如编族谱、建宗祠、疏通河道、开路修桥、建书院寺庙等。儒商的种种义举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政府的褒奖,他们也愈发看重自己的名德。
  大约在相同的时间段里,西方社会经历了宗教改革。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正是在加尔文宗诸派宗教伦理孕育的资本主义商业精神的感召下,大量的清教徒投身商业活动,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赚取了“第一桶金”。这种资本主义精神可称之为禁欲主义天职观,即从事商业活动不再是低贱的行为,而是符合上帝要求、为上帝劳作的天职。
  不难看出,无论是明清商人的“贾道”理念,还是欧洲清教徒的“天职观”,它们之所以能成就一种商业文明或塑造一种商业精神,关键就在于它们能把个体的经济行为和某种公认的崇高价值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在个体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种双向的互动过程中,个体既获得了超越自身利益的自我认同,社会也从中受益并对个体进行良性反馈。从这个意义上讲,要走出“商业无道德神话”的困境,就要在根本上实现个体行为动机与社会成就评价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如果只是强调在个体层面改善行为动机而不调整社会成就评价体系,那么道德的个体就有可能在社会压力系统下面临“劣币驱除良币”的道德风险。如果社会成就评价的调整不能起到改善个体行为动机的效果,那么,再好的评价系统也会流于形式而无人问津。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良性互动不但在说理层面和社会教育系统内需要经济学、管理学和伦理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视野吸收对方有益的东西,更需要金融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一切有志于从事这项事业的人通过一定的机制、措施、路径把这种良性互动现实地建立起来并一直推动下去。
  (摘编自张霄《培育商业伦理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利润至上""价值优先"等观念,使现代商业社会与重视伦理的传统背道而驰,陷入了"商业无道德神话"困境。
  B.明清之际的商人之所以乐于从事编族谱、建宗祠、建书院寺庙一类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因为他们看重自己的名德。
  C.禁欲主义天职观认为,从事商业活动符合上帝要求,是为上帝劳作,这符合16-17世纪的欧洲公认的崇高价值标准。
  D.商业个体与社会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不仅需要在相关理论上中西方交融互补,更需要从实践层面去建立和推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针对"商业无道德神话"立论,开门见山地点明了培育商业伦理精神的目的。
  B.文章通过摆出商业文明起源于伦理观念这一事实,论证了商业伦理精神的重要性。
  C.文章通过对16-17世纪中西方商业文明的比较,指出了培育商业伦理精神的途径。
  D.文章剖析了个人行为动机和社会成就评价的关系,并指出了二者良性互动的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伦理观念孕育商业精神并带来商业繁荣的现象同时发生在中国和欧洲,说明商业文明自有其发展规律。
  B.明清之际如果没有儒生"弃儒就贾",那么"贾道"伦理观念即便生发出来也难以成为"道统"之一。
  C.商人一旦将个体的经济行为和公认的崇高价值结合,其行为动机就不再是单纯的逐利而带着道德追求。
  D.既强调个体层面改善行为动机,又调整社会成就评价体系,就可以避免"劣币驱除良币"的道德风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中央财政在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安排了5亿元实施雄安新区“洗脸工程”,支持雄安新区正在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介绍,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专门以“三线一单”(资源、生态、环境这三线和负面清单)优化新区发展;以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基础,优化新区布局;以新区环境质量改善推动白洋淀乃至京津冀环境质量改善;以绿色基础设施和智慧环保服务提升新区绿色建设水平,在新区建设运营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通过坚守生态空间、系统保护修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