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8840字。
达州市普通高中2020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国源远
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信的第一手史料。
120年来,经海内外学者的共同探索,其中的历史文化奥秘逐渐揭开,甲骨学也成为一门举
世瞩目的国际性显学.
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释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在甲骨
学研究领域,持续不断的甲骨文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著录,甲骨残片缀合、甲骨组类区分、
甲骨文例语法研究等诸多方面堪成规模,特别是近世整宗性甲骨著录集、大型甲骨文献集
成于各种完备工具书的相继问世,无不为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的发展积聚起相当的能量.
当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也引发了“中研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1928年至1937
年的15次殷墟发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1950 年迄今仍在继续的殷墟考古
发掘,不仅使一座失落的商王国都城重新进入今人的视野,而且也促进了中国近现代考古
学的诞生与发展。殷墟在世界文明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随之确立。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甲骨文研究就始终受到国家与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早在新中国
成立之初,国家在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就把《甲骨文合集》的编辑撰写
列为历史学科重点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是把甲骨文研究提高到与中华优秀文化
体系构建相关的战略高度,聚焦于如何满足人们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渴求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层面。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甲骨文在世
界文化中拥有了重要的地位和对社会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历久弥新的影响力。
当然,相比于过去,如今的甲骨文研究有很多有利条件,近些年来, 出土的战国文字
较多,特别是许多地下简帛文献的再发现,如清华简、上博简、郭店简、包山简等。简文
保留了很多古老字体的写法和用法,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找出其字形变化的源与流,比以
往考释甲骨文强调形、音、义分析增加了更多的可参照素材,方法论上比过去严密,视野
也大为开陶,研究日趋精密化,应该纳合甲骨文例,将单字放在整体语境中,汇总各种资
料信息以全方位深入分析其“多态性”字义词性。
要言之, 甲骨文研究迎来了新机遇,我们应认准方向,坚守底线,拒绝乱象,把握好
甲骨文研究与应用的深化发展趋势,在古文字与古史研究领域不断进取,为传承和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股墟甲骨文内容丰富,它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极高。
B.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研究是以文字考释和股商史料解析利用为主。
C. 15次殷墟发掘引发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殷墟考古的持续发掘。
D.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与社会各方始终高度重视甲骨文的研究工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要以我国甲骨文研究的方法为论据来阐明作者的观点。
B.文章从甲骨文研究的重点、发展和成就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C.第五段把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论证甲骨文的研究取得了进步。
D.文章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证明了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甲骨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股墟甲骨文的历史文化的部分奥秘被揭开了。
B.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甲骨文在世界文明史上重要地位的确立。
C.满足人们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渴求也是目前我国甲骨文研究的重要目的。
D.甲骨文例语法研究结合了甲骨文例,分析了它的“多态性”字义词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8月19日,由百度参与研发的全球首款L4级别无人驾驶巴士“阿波龙”通勤车亮相长
阳创谷。当无人驾驶的光照进现实,人们不禁要问: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得怎么样了?在无
人驾驶的赛道上, 中国企业究竟处于什么位置?“今天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接近人类驾驶水平,甚至在很多方面表现得比人类更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