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10190z .
衔接连贯
1.(2019•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_______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解析 排序时要善于找切入点,抓住关系最为密切的句子。①句应在最前面,与第一句一起从总体上介绍芭蕉的特点。“蕉阴”一词应在“覆盖面积大”之后,因为先有“覆盖面积大”,然后才有“蕉阴”;先有“吸收热量大”等条件,才会有“最舒适”的环境,所以①③相连。由②④中的动词看,应先“种上”,再“配上”“点上”,这样才符合事物的逻辑顺序。据此,运用排除法可确定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
2.(2018•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与所给的供排句,明确语段是讲述“理性经济人”关于利己主义的假设在互联网平台上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供排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④句中的“不再”与②句中的“不再”照应,④与②具有并列关系,且④应在②前;两个“不再”后面的内容与①句中“反而”领起的内容形成转折。因而三者的语序应该是④②①,从而排除A、C两项。观察剩下的三个句子,⑤句“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直接领起④②①,③句与横线前的语句形成转折,③应排在首位。故排除D项,答案选择B。
答案 B
3.(2015•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