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小题,约11000字。

  崇明区2020届高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世胄蹑高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左思《    》)
  (2)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苏轼《江城子》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久别重逢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小李因工作业绩不好,情绪失落,朋友鼓励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班级球队冲击冠军,同学们拉出横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队员们加油。
  C.老刘退休后想再就业,家人以“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劝其不要再工作。
  D.高考前夕,班主任在班级贴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标语激励大家。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在大体上说来,人类的生命可说是由许多不同种族的生命之流所造成的,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那棵树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枝,生在树身上,以其生命来帮助全树的生长和赓续。
  ①却是家族的生命之流
  ②依照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比喻
  ③可是一个人直接感受到的、直接看见的
  ④我们用“家系”或“家族的树”一词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二、阅   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谴责受害者是什么毛病
  马薇薇
  ①安全是人类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要求。但是,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却往往会以“谴责受害者”和“寻找替罪羊”的心态,使自己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
  ②什么叫“谴责受害者”?当不幸的事发生时,受害者本应得到我们无条件的同情。然而事实是,在礼貌地表示同情之后,我们往往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负面情绪,觉得他们之所以受到伤害,应该也有罪有应得的一面。这种现象就叫做“谴责受害者”。
  ③最常见的就是每当爆出女生被侵犯的社会新闻,总会有人说:“唉,所以女生穿着打扮,真的要保守一点儿,不然太危险啦。”这些话,貌似苦口婆心,但是言外之意其实很明显——如果不是你穿着太暴露、晚上不回家、交友太随便,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④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拿放大镜对着受害者,非要从他们身上挑出点儿毛病才心安呢?其实,这不是因为冷血,而是因为恐惧。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家法恩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自我剖析。本来,她的研究主题恰好就是人们对受害者的谴责心态,按理说她本人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这种尴尬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当时,法恩刚生完小孩不久,推着婴儿车在家周围散步。在公园的长椅上,她遇到了一位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女性,看自己孩子的眼神很是感伤。聊起来才知道,后者刚经历丧子之痛。然而,在这位女士诉说伤心往事的时候,法恩坦承,她没有感同身受的悲伤,反而心里涌现出无数恐怖的指责——你这位妈妈,当时肯定哪里疏忽了,才导致孩子夭折。
  ⑤所以,同样是母亲,本来应该感同身受,但是法恩却不可遏制地表现出一种攻击心态,这是面对恐惧时自保的本能在作祟。这种恐惧感强烈到,即使一辈子都在研究这种心理现象的专家,也会在轮到自己的时候,表现出“谴责受害者”的态度。原因很简单,这是他们唯一能感到心安的方式,因为不能允许自己想到这是自己,或者家人和朋友也可能遇到的事情,所以他们就一定要在受害者身上找出跟自己以及关心的人不一样的地方。
  ⑥“谴责受害者”思维再上一个台阶,就会演变成“寻找替罪羊”,这在心理学上叫“替代性攻击”,也就是为了宣泄怒火,让无辜者受伤害。最常见的替代性攻击就是无缘无故乱发火,比如员工上班被老板骂,于是回家跟老婆吵架,老婆憋了火就打孩子,孩子去学校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同学家长一生气就在办公室里骂自己的员工……负能量的传递,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无人幸免。
  ⑦当然,直接发火,还只是替代性攻击最低阶的表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其实也知道自己是鸡蛋里挑骨头,是因为在别的地方受了气,才会看什么都不顺眼。而更高级的替代性攻击,表面上更温和
  3.第②段加点的词语“罪有应得”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对第③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典型的“谴责受害者心态”的事例使上文定义更易理解。
  B.进一步探究“谴责受害者心态”这一负面情绪背后的实质。
  C.形象化地阐述“谴责受害者心态”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危害。
  D.直接为下文分析“谴责受害者心态”的原因及发展作铺垫。
  5.下列对“替代性攻击”这一概念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替代性攻击”是谴责受害者思维发展的一种替代品。
  B.“替代性攻击”本质上体现了人们对事件原因的探寻。
  C.“替代性攻击”是人们为了获得安全感而产生的心态。
  D.“替代性攻击”的核心特征就是负能量循环往复传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