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5760字。

  勤行学区高一年级语文月考二试卷
  本试卷共22题,共13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用黑色中性笔作答。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4.考试不得作弊,作弊查实的,该科目成绩计为零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横线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éng)   独处(chǔ)的妙处(chù)
  B.酣睡(hān)   参差(cī)     袅娜(nuó)     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煤屑(xiè)       梵婀玲(ā)    
  D.惦着(diàn)  羞涩(sè)     一椽(chuán)    纤腰(qiān)
  2.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突然看去)
  D.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享受,多用于否定)
  3.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C.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说法,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
  A.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的感受。
  B.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愤慨,借讴歌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以及向往中国古代六朝时的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D.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
  (二)阅读
  课文文段阅读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5.文中加粗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