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120字。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20分)
1.(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秋天里走进玉渊潭,心情会为之灿烂一亮:不止是 (cù)拥成林的银杏的一片金黄,不止是玉渊潭碧波深处的天高云淡,也不止是银杏林中一抹黄栌树 (rú)染的红霞,还不止是零落栖立在岸柳梢头的白色鸟【甲】这里的一缕风轻轻拂过,也必是秋天里的芬芳一缕。
秋天了,我是这样躺在玉渊潭青青草地的长椅上,心中划算着一个季节到来之后的生活准备﹣﹣我将如何迎接接踵而至的冬天呢?那雪花飘飞的日子有什么可以暖我的梦呢?京华的秋阳还是暖融融的,惟林边那一潭秋水漫溢着清清的凉意,草地上也不复听到夏天的蝈蝈们的鸣叫,林中的秋蝉也不知道去了哪儿【乙】都蜕去了夏日的浮躁而顿悟沉默是金。
银杏的叶子,一枚枚轻柔地辞别枝头,飘飘摇摇,悄然无声,托着阳光梦一般纷落,渐渐地将青草地装点一片金色。这么多这么多的扇形金坠啊,它充满了一整个秋天,暖暖的仿佛有铸金炉上的温热,充填着我空 (kuàng)的想象空间,我的梦便是也被如此之多的金坠堆积起来,我拥有一个世界的金子哦。
﹣﹣古清生《落叶上的梦》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 (cù)拥
② (rú)染
③空 (kuàng)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蜕(A.tuì B.duì)
②悄(A.qiāo B.qiǎo)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零落:零星、稀疏,好像散乱安排。
B.划算:划得来、合适、上算的意思。
C.“接踵而至”在文中是接连到来的意思。
D.“金坠”在文中比喻银杏金黄色的落叶。
(4)对语段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下面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第一节连用了“不止是……”的句式,形成排比句,表现出玉渊潭秋日景物的丰富多彩,难以说尽。
B.“银杏的叶子,一枚枚轻柔地辞别枝头”,用了拟人,生动地写出叶子离开枝头、飘摇落地的情状。
C.“这么多这么多的扇形金坠啊,它充满了一整个秋天”,运用了反复和比喻,可见银杏落叶的多与美。
D.“它充满了一整个秋天,暖暖的仿佛有铸金炉上的温热”是比喻句,写出银杏落叶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5)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处破折号 【乙】处问号
B.【甲】处句号 【乙】处问号
C.【甲】处破折号 【乙】处逗号
D.【甲】处句号 【乙】处逗号
2.(6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一切景语皆是情语。看到庭中的奇树,诗人自然想到“攀条折其荣,① ”,以寄托思念;王绩站在东皋野望,“树树皆秋色,② ”,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李白来到荆楚之地,写下“③ ,云生结海楼”,洋溢着远游的浪漫与喜悦。白居易在西湖边欣赏着“几处早莺争暖树,④ ”的春景,赞叹西湖的秀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⑤ ,⑥ ”,寄寓了诗人厌倦争名逐利、留恋自然山水的情怀。
3.(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中的“日中”是正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的“亭午”是傍晚,“夜分”是半夜。
B.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三词客”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
C.《藤野先生》一文包含了鲁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既有对异国老师的怀念,也有对麻木无聊的国人的批判。
D.《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伟大的悲剧》,就是他的作品。
二、阅读(55分)
4.(2分)名著阅读
著名学者胡愈之高度评价《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 ,称他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 的真实情况,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
5.(3分)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活动,小明打算以电影《哪吒》中的台词“我命由己不由天”为主题,写一段人物评说。请你帮他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并结合其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