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960字,答案扫描。

  新乡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下,青年群体已成长为中国电影市场的观影主力军。他们期盼在银幕上看到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主流电影。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期,主流电影作品数量不足,质量也有待提高,虽有价值内核的构建,却无法实现价值观念的有效输出,无法满足青年人的审美诉求。
  诚然,20世纪的电影作品以直抒胸臆的表现形式鲜明坚定地表达炽热的爱国情绪,这一方面是受到当时影视创作发展水平的限制和艺术创作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契合那个年代的时代语境。这些影片构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意义。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新时代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观赏偏好发生了深刻改变。如果继续沿用以前那种直白简单的视听语言给年轻人强行灌输观念,势必无法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
  电影工作者意识到,新时代的影视创作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审美潮流和市场动向,以新颖独特的表达形式,呈现革命历史故事或火热现实生活,来满足当代青年的观影需求,从而真真切切地发挥教育和引领的价值。2018年上映的《我不是药神》以类型化的叙事手法聚焦老百姓看病难、吃药贵等问题,并呈现医药改革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积极意义,从而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必须要倚仗青年的力量。而优秀的文艺作品,尤其是为大众广泛接受的用视听艺术传播主流价值的主流电影,恰恰能够发挥出凝聚青年力量的巨大作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因此,主流电影创作必须主动亲近年轻人,热情鼓舞年轻人,在艺术革新过程中探寻吸引青年群体观看的发展之路。
  首先,创作者应深入研究青年观众的习惯爱好、所思所想。这不仅包括他们的观赏心理和审美期待,还有他们的关注焦点、讨论热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叙述语态,创新呈现形式,用经验和智慧透过生活的表层,将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精湛的视听艺术之中,以具有吸引力的艺术外壳和坚实丰富的文化内核彰显影视之魅力、回应时代之命题。其次,创作者应打破固有思维的局限,脚踏现实生活的大地,将各种为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纳入创作视野,然后经过艺术加工、巧妙设计、精准表达,让其行为与百姓日常情感体验、内在驱动力产生共振,便可转化为青年受众易于接受的艺术形象,从而在年轻一代心中树立起精神标杆。
  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创作思维更新换代,作品质量稳步提高,拓宽边界、跨类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不仅一批“新主流电影”实现了商业票房和社会效应的双丰收,很多商业类型片创作也越来越注重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的表达。总之,主流电影必须充分了解年轻人、拥抱年轻人,持守正创新、兼容并蓄之道,才能在青年群体中发挥出应有价值,为年轻人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鼓舞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摘编自修蕾《老题材与年轻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主流电影过去一段时期存在作品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象,需要做出改变。
  B.20世纪的电影作品采用直白简单的视听语言强行灌输观念,社会效应并不明显。
  C.主流电影要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主流价值的传播,就必须把视听艺术放在首位。
  D.主流电影要吸引青年群体观看,关键是要努力转变叙述语态,创新呈现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新时代的主流电影作品如何表现主流价值为青年人服务”中心进行论述。
  B.文章用《我不是药神》的成功事例论证了我国电影工作者越来越注重经济效应。
  C.文中引用鲁迅先生的言论来论证新时代影视创作应重视传播主流价值的主流电影。
  D.文章末段分析我国当下电影产业的新趋势,指明了当下主流电影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流电影的主流价值构建再好,如果无法实现主流价值的有效输出,也是不成功的。
  B.优秀主流电影作品的创作既要有具有吸引力的艺术外壳,又要有坚实丰富的文化内核。
  C.主流电影作品在创作时可考虑将先进人物纳入创作视野,使其成为年轻人的精神标杆。
  D.是否注重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的表达成为区分“新主流电影”与商业类型片的重要
  标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专家表示,进入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因受疫情影响,出现明显上涨趋势,推升了CPI(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重回“2时代”。总的来看,我国物价水平总体温和,核心CPI整体运行较为平稳,并未出现大幅波动,预计年内通胀仍不会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因素。
  “目前,猪肉价格已经成为影响CPI走势的关键因素,后续仍需要重点关注猪周期对物价的影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分析未来物价走势时表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至今年2月末已经跌破2.8亿头,能繁母猪存栏量更是跌至27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