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76张,学案约11800字。

  弱项提优卷12 正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提优利器』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托物诗止于言志,写景诗在于抒情,边塞诗不乏爱国,送友诗道出珍重,叙事诗感慨点睛,咏史诗归于讽今。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而学生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对感情概括不准确、不全面,二是感情分析笼统空泛,内容不具体。这就要求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树立“诗人意识”和“诗歌意识”,才能真正提高此类题的得分。熟能生巧,同学们,来练一练吧!
  『小试牛刀』
  一、(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呈现把握思想感情过程)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①,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 ①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鉴赏能力。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答: 
  答案 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诗人形象)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这样写的效果)感受到作者的心志(诗人形象)。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名句表达技巧及其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题目明确要求从“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思考,增加了考生对思想情感的把握难度。结合诗题“投长沙裴侍郎”、“注释”(诗歌意识)和作者生平(诗人意识)来理解,颈联中诗人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的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颈联则位于中间,自然能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②。不应③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 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处沿袭旧称。②青冥:青天。这里代指朝廷。③不应:不顾。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