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1980字。
宁波效实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基础与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莆田(pú) 老趼(jiǎn) 绯闻(fěi) 强颜欢笑(qiǎng)
B.釉料(yòu) 逶迤(yí) 金钏(chuàn) 呼天抢地(qiǎng)
C.榆枋(fāng) 缧绁(xiè) 惩创(chuāng) 如丧考妣(bǐ)
D.玉醅(pēi) 愠怒(wèn) 攒射(cuán) 长歌当哭(dà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适应风土,因地治宜,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是切合实际
的做法。
B.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疱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C.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淹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贻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D.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廖落,然而
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甲]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乙]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丙]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而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3.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葺一新 B.倒胃口 C.特赦 D.而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影《攀登者》监制徐克曾说:“珠峰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是因
为背后有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那样强大的灵魂支撑着。”
B.火锅之所以在中国形成蔚为大观的文化,除了方便之外,还有种弹性的魔力:它的汤底既能简单,也能繁复;食材既可单一,也可多样;一人不但能食,还自带了社交属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