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00字。
语 文 试 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无论是从横向的时代性还是从纵向的历史性来看,以儒家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念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体系都有着广泛的理论深刻性和全面的融通性。这一体系既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主观能动,又有着合理的规律层次;既有对社会群体内部的管理和约束,更有高层次、宽维度的思考和研究,又蕴含着对于人类、社会、自然发展关系和理想状态的描述与追求,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也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许多世界性难题的解决和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我们从伦理道德的维度出发,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设计,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伦理生态建构,以此推动社会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在未来应具备更加广阔的格局,完成从“国际大国”向“国际强国”的转变,这需要我们有与国际姿态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打造与国际地位相一致的国际话语体系。
这首先要建立在对自身文化和伦理有充分自信的基础上。对于伦理道德的自信,既要认可与肯定伦理道德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又要不断向伦理道德的更高层次、更高境界跨越和提升;既要有鲜明的方向性和导向性,又要有深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只有如此,人们才能在文化观念和思想境界上表现出自信的姿态。拥有双重自信的共同保障,中华民族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姿态和良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舞台,才能在兼收并蓄中更好地汲取精华,以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魅力且符合国际话语规范的表达形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阐述中国精神,增进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知、理解和赞许,减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文化摩擦。
当前,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通过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双重架构,我们将会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和气魄,在世界中发出中国声音、设置中国议题、制定中国标准,实现中国倡议。通过文化自信和伦理自信的共同架构,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进而推动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中,打造世界人民共同认可、普遍尊重、共同响应的中国话语体系。
(摘编自《汲取传统伦理精华提升文化自信》《人民论坛》2018年第3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伦理道德的维度出发进行的创新设计,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B.伦理道德自信要求我们既要认可和肯定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又要有所超越和提升。
C.中华传统伦理体系以其广泛的理论深刻性和全面的融通性使中华文化顺利地走向了世界。
D.有了文化、伦理双重自信,中华民族才能在面向世界时保持良好的形象与饱满的精神姿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文化和伦理自信的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其实现的途径和重要意义。
B.文章以对我们民族自身文化和伦理有充分自信为前提,呼吁打造中国话语体系。
C.文章在论证中以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作为实例,使论证更加充分,更具说服力。
D.文章联系当代国际形势,分析了以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来提升中国影响力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想解决一些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就有必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探寻思路与方法。
B.我国从“国际大国”向“国际强国”的转变,需要我们有与之相应的文化自信和传统伦理体系。
C.只要能够架构起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展现出更加从容的姿态和气魄,就能打造中国话语体系。
D.只有通过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双重架构,我们才能提升国际地位,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由中国方块文字生发出来,凭借视觉语言,通过线条技巧、字体样式、章法布局和风格特征来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它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自由精神的终极追求。
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创造了文字。从字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