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3140字。

  广西柳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容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学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学界一般认为美学是以美、美的本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其实,我们关于美学研究对象 的认识可以更加宽泛一些,不仅要研究作为审美客体的美,同时要研究审美主体的美感,尤其应 该辩证综合地研究主客体之间即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并以此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关系”的动物°马克思从来不离开人单独地谈论世界的客体性,他 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損示了人与世界双向、历史的生成关系,生成“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同样, 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也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建构起来的。审美主客体,从宏观上说都是人类卖践 活动的历史产物;就个体而言,则是在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即审美关系的展开过程中双向互动、 相互生成的°
  我们研完美学,不应孤立地研究美的固定本质或者美感的固定本质,而是要研究人和世界之 间动态的审美关系。这个审美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审美活动,这二者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的。比如自然界的美,并不是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于那里的。如果离开了人,就没有 所谓自然,当然也就无所谓自然的美或不美。研完审美关系,必然包括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 生成。人类的审美是从无到有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固定不变的。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刚刚 从动物界分离出来时,生存都成冋题,根本谈不上什么审美。美和美感也是从无到有的。总之, 审美的客体和主体都是在审美关系的历史生成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人作为“关系”的动物,一生下来就存在于和世界之间千丝万绻、各式各样的关系网中e当 然,大量的、基础的是物质生活方面的关系,较高层次的则是精神生活方面的关系,而在众多精 神方面的关系中,审美关系又是处在最高层次里的一种。具体来看,审美关系有以下特点:一是 主要通过主体的五官感觉来和世界建立关系,它所把握的对象也具有形象性与直觉性,所以是一 种感性直观关系°二是集中体现为情感体验关系,不同于纯粹理智、理性、认识性的关系,情感体 验是贯穿此关系始终的核心因素。三是鬆越外在功利欲求的精神自由的关系。四是人作为一个 整体和世界发生关系,是一种整体,性的关系。一方面,主体的各种心理要素,包括情感、直觉、感 知、想冬、理智等都是融合在一起并全身心地投入对象的;另一方面,对玺同样是整体地呈现在主 体面前,主客体之间呈现整体性交融。在人与世界发生关系时如果同时出现以上四个特点,审美 关系就会从其他种种复杂关系中脱颖而出,日常生活中的主客体也同时生成为审矣的主客体。 据此,我们可以说,美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学问。
  (摘编自朱立元《美学聚焦人与世界审美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美学不仅要研究美和美的本质,还要研究人的美感以及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B. 一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审美主客体逐步形成、双向互动并建构起固定的审美关系。
  C. 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具体的审美活动就是审美关系的展开过程。
  D. 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审美活动,同样的,审美对象也是整体地呈现在主体面前。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针对当前美学研究的局限,先提出观点,再逐层深人地展开论述。
  B. 文章以马克思的阐述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审美活动中人与世界的关系。
  C. 文章具体阐述了审美关系的四个特点,帮助读者认知审美的生成条件。
  D 一文章论证了研究审美关系的必要性,也着重论证了审美关系的复杂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自然界先于人的产生而存在,自然界的美与自然伴生而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审美是感性直观的情感体验,我们在审美时应摒弃理智、理性和认识性的因素。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呈现了特定条件、情境、机缘下当下生成显现的审美关系。
  D. 相较于物质方面的关系,处于精神方面最高层次的审美关系对于人类而言更重要。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生育姿势,2017-2021年
  年份 新増出生人口(万人) 总出生人口(万人) 总和出生率]
  2017 339.9 2019.9 1.97
  2018 463.8 2188.6 2.09
  2019 402.8 2077.3 2.04
  2020 352.8 1935.8 1.96
  2021 160.2 1689.1 1.77
  [注]①总和出生率: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全面两孩政策使老年人口比例略有下降,而老年人口数量不会有任何差异。到2035年60岁 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会降低0.5个百分点,而到2050年也仅降低】个百分点,全面两孩政策无法緩 解我国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21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