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题,约15720字。
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适应性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动,人人 都可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 _需要持之以恒才能 _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帶来的精神刷新。
A.领略 历练 登堂入室 B.领略 砺炼 登峰造极
C.领悟 历练 登峰造极 D.领悟 砺炼 登堂入室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 ,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①我忽然迷乱起来,
②把许多神秘的美感“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③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鮫鮫地落着,
④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⑤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
⑥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A.①④⑥③②⑤ B.③②①④⑥⑤ C.③②⑥①④⑤ D.①⑥③②④⑤
3.下列各项中有关划线句子的修辞表述有误一项是 (3分)
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此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
B.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运用比喻手法,刻画主观主义者“徒有虛名并无实学”的形象。
C.《红楼梦》 用“寄言纨给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形容宝玉,此处运用借喻,“ 纨绔”指富贵子弟所穿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贵子弟的华美衣着:“膏粱” 喻指贵族子弟。
D.王涯《秋思赠远》中望月怀人:“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把“新月”比作“蛾眉”,仿佛弯弯的新月牙就像娇妻的蛾眉.
4.对以下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项是(3分)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认为当肺脏周边的组织侦测到肺里氧浓度变低时,人就会打哈欠以吸入更多氧气:但是科学家们后来发现,胎儿就已经会打哈欠了。
A.肺脏不一定会侦测到氧气的不足。 B.肺脏与打哈欠未必有必然的联系。
C.人打哈欠是为了吸入更多的空气。 D.胎儿虽然不会换气但已会打哈欠。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婉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