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7550字。
宿迁市2006学年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新考纲)(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重创/创痕 模型/模棱两可 差强人意/差可告慰
B.殷实/殷忧 提防/耳提面命 相形见绌/大相径庭
C.感荷/荷载 校勘/犯而不校 处之泰然/身首异处、
D.行署/行书 数说/数典忘祖 大腹便便/便宜行事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风靡 蘖根祸种 攀缘 始做俑者
B. 痉孪 不经之谈 偏辟 励精图治
C. 翔实 词不达意 冷寞 一筹莫展
D.倾轧 气冲宵汉 弘扬 扑溯迷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困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困难屈指可数,但都被我们克服了。
B.全球各地大规模的反战浪潮,给美英当局造成强大的压力,如美英联军不惜一切敢于投鼠忌器,将有众叛亲离的可能。
C.从事美术、作曲等艺术创作的人才需要多方面的文化滋养,艺术造诣的高低往往与文化修养休戚相关。
D.肇始于20世纪后期,至今仍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不仅将人类带入信息社会,而且还推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进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为了总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王老师近几年来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材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B.我们提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对一种学生主体发展的尊重,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各自特长。
C.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常重要的途径。
D.2006年高考扩大分省组织命题范围,是各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能为美国带来什么好处呢?目前国内流行的理解是,汇率之争的实质是贸易问题,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国对中国的高额贸易逆差问题。
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2002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同时也成为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美国第三大商品供应商。于是,美国政府和美国的制造业今年频繁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有意压低人民币汇价来促进出口,这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且抢走了大量美国工人的饭碗。
此外,由于中国低成本的生产优势,吸引了许多美国的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美国也以此指责中国在“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另一方面,提高美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投资成本和使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以抑制美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目前国内流行的这种理解方式只是看到了美国的表面意图,还没有真正洞察到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深层次战略考虑。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既解决不了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制造业工人高失业率的问题,更解决不了美国传统制造业向低生产成本地区转移的问题。从中美贸易结构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