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30个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劝学的名篇,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地运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态度、心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几篇文言文,初步掌握了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文意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诵读文言文的经验。本文主题与学习有关,只要老师把握好,容易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②揣摩文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③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过程和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载体,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赏析本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刻苦治学的重要,鼓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揣摩文中对话,感受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味利用对话组材的妙处。
  五、教学方法
  学生合作研讨法、朗读法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PPT
  八、教学过程
  孙权劝学
  一、导入新课: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学习有什么用呢?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这篇文章。
  二、作品及作者简介:
  老师用多媒体显示《资治通鉴》、司马光有关知识。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正文公集》。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有感情示范朗诵全文,学生听准字音,感知节奏。
  卿(qīng)  邪(yé)  涉(shè)  孰(shú)  更(gēng)
  2.全班齐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及时纠正学生读不到位之处。
  3.抽学生朗读,读后师生共同评价。
  四、品读课文,疏解文意。
  1.合作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对个未能解决的问题展开交流,小组仍不能解决的再做出标示。
  以全班为单位对疑难问题提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2.教师点拨:结合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提问,教师提出本文重难点的字、词、句进行点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