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13240字。
株洲市二中2019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
命题人:陈跃年 胡玉兰 杨玲 董盈盈 审题人:杨玲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与人文
科学研究表明,与左半脑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同与右半脑密切相关的形象思维很有差异,与逻辑思维密切相关的科技活动同与形象思维密切相关的人文活动也很有差异。然而,这种差异,正好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不同而和,浑成一体。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这势必导致培养出梁思成先生1948 年所讲的“半个人”,也就是“非全人”。
科学与人文都有着明确而强烈的追求。一个追求真,一个追求善,追求者都在为所追求的美好而献身,一生无悔。诺贝尔奖获得者、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克里克自传的题目就是“疯狂的追求”,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始就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切献身于自己所追求的崇高事业的人,都是将一生与事业融为一体,何况,真与善不可分割,真、善与美往往也是浑然一体的,求真、务善、完美。其中也包涵着“新”,发现、发明、创造、创新。《老子》讲得何等深刻:“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一个对自己事业的执著追求者,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却万古长青。科学与人文都承认客观实际,努力揭示客观本质,认识与尊重客观规律。因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干万件事,格物,致知,充分重视调查、实践、研究。科学技术固然如此,文学艺术也不例外。“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自横”二字准确地描写了无人的小舟在溪流急涌时,是横在溪流中,而不是依水流而纵置,这是水力学原理所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紫”一字不是虚构,不是乱造,而是正确地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光发生“漫射”的结果。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中的“直”、“圆”、“低”、“近”等字,既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又完全符合科学原理。苏轼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如同科学一样,人文也力求透过现象,揭示客观本质。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如何美化或丑化,不管如何夸张,漫画几笔,确如其人。为什么?关键就是这几笔!这几笔就是现代数学一个分支“拓朴学”中的“特征不变量”。“拓朴学”是研究图形的,研究图形在各种变化中有哪些东西始终不变,这就是“特征不变量”,即事物在此条件下最具有本质的东西。漫画的几笔,在任何夸张即在任何变化下,仍能准确地反映其特色,揭示其本质,即所谓“神似”,不似的最似,而决非“形似”。这不是“特征不变量”是什么?严肃音乐中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神似”的动作与意境,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
人文也力求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科学是求真求是,文艺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文以载道”,“道”就是客观实际及其本质与规律。一篇《种树郭橐驼传》揭示了种树的规律,道出了“无为而治”的本质;一篇《阿房宫赋》揭示了一个政权兴亡的规律。
科学与人文共同培育人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事业上的成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占了80%。美国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中指出,情感智商比智商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生活的幸福所起的作用远为重要,所占比例达80%。其实,这里所讲的情感智商就是非智力因素。丹尼尔??戈尔曼在中文版序言中,将情感智商归纳为五个方面,概括地说,就是自我管理与调节人际关系,这正是人文所应解决的问题。而这一切应建立在承认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即科学的基础上。《大学》开章明义讲了“大学之道”后,立即指出“格物”、“致知”是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的基础。格物,研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致知,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这就是科学。
(摘编自杨叔子《融则利而育全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技活动与人文活动在思维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正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不同而和。
B.“格物”、“致知”,按照《大学》的观点,就是指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
C.“拓朴学”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它把各种变化中那些始终不变的东西叫做“特征不变量”。
D.从我国对大学生的调查和丹尼尔??戈尔曼的论述来看,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中几乎不起作用。
【参考答案】A(B项原文是““格物”、“致知”是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的基础”;C项扩大范围,有两处错误,一是“现代数学”,二是应该是“图形中那些始终不变的东西”;D项“几乎不起作用”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重在求真,人文重在求善,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都渴望献身于自己所追求的美好事业,一生无悔,这说明“科学与人文都有着明确而强烈的追求”。
B.文章列举《种树郭橐驼传》揭示了种树的规律,道出了“无为而治”的本质,这一事例是为了证明“人文也力求透过现象,揭示客观本质”。
C.文章围绕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先谈其异,后谈其同。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科学与人文的相同之处,论证了科学与人文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
D.文章在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大量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来证明“科学与人文都有着明确而强烈的追求”这个观点。
【参考答案】B(是为了证明“文以载道”这个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逻辑思维与左半脑密切相关,所以说,科技工作者的左脑特别发达,而右脑则比较弱小。
B.梁思成先生1948 年所讲到的“全人”,不仅要具有科学技术的素养,同时也要具有比较深厚的人文素质。
C.《老子》“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是说一个人如果对事业执著追求,即使死去,其精神也会不朽。
D.丹尼尔??戈尔曼把情商概括为自我管理与调节人际关系,这是人文所应解决的问题。 但这也与科学有一定的关系。
【参考答案】A(无中生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通过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处理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安全、认证等身份鉴别场景,其中,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地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