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30字。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写作指导《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写景抒情、以情入景、以景言情。
思维发展与提升感悟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散文优美的语言、意境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学会在散文中表现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散文景与情关系,揣摩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齐读下面的诗句,看它们分别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变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冬)
写景抒情散文的两个要素就是写景和抒情是,或由情而景,或由景而情。或者先生发了某种独特的情感体验,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寄予感情的景物;或者受到景物的触动,通过描写和分析提炼出深刻的感悟。不论怎样,景物的描写,最终是为了表达情感、烘托情感。
二、方法点拨
1.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⑴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找出里面所描写的景物并指出景物的特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朱自清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故都的秋》郁达夫
这两段景物描写,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呢?(荷叶,荷花,荷香,落蕊)
这些景物,大家都不陌生,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荷叶的密、绿,荷花的柔美多姿,荷香的清淡,落蕊的多、细软)
那么,除了作者所写的这些特点以外,生活中的这些景物还有哪些特点呢?(荷叶很大,像把伞,“荷叶水面撑洋伞”;荷花有各种颜色的,有粉色,白色;荷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
每个人看到事物不一样的特点,那么,作者为什么单单从众多特点中选择了一些来写呢?(在作者看来只有那些特征才是独特的)
这种独特之处,即我们所说的“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某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他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和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你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新鲜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⑵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讨论:太阳像什么?自由作答。
突破思维定势,调用多种感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