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9200字。
金华南苑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独立作业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注意事项:(命题人:王玉萍、王海燕)
1. 全卷共三大题,21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3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2. 请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积累(1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shè ① 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rǒng② ,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面。这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的记载▲基本一致。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shè ▲ 取 ②长而不rǒng ▲
(2)给文中两个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遒劲 ▲ ( ) A.jìn B.jìng
②记载 ▲ ( ) A.zǎi B.zài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 ▲ 。”是王绩笔下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 ▲ 。”是崔颢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 ▲ , ▲ 。”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而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祯发出了“ ▲ ? ▲ ”的赞叹;面对叶绿花盛的佳景,《庭中有奇树》的诗人独赏时有了“ ▲ , ▲ ”的行动来寄托思念之情。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答谢中书书 (书信) B.猛浪若奔 (飞奔)
C.略无阙处 (通“缺”,缺口)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4.下面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法布尔的《蝉》有情节,有描写,读起来更像小故事,是一篇文学性的说明文。
B. 古诗词中不少词语具有比喻意义,如“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比喻隐居不仕,“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比喻远行之人。
C.《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南朝的吴均、陶弘景,两篇文章都表现出作者归隐林泉、沉醉山水的情怀。
D.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如“不准随地吐痰”就是祈使句。
二、阅读(46分)
(一)名著阅读(7分)
5.(1)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的父亲去赴宴,他的父亲把他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的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结果,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红星照耀中国》
A.上述文字中的他是谁? ▲ (1分)
B.关于他,《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介绍了什么事?请另写一件。(2分)
▲
(2)《红星照耀中国》中,不仅关注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对“小人物”的刻画也很成功,作品中讲述的几段关于“红小鬼”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联系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说说这群“红小鬼”的性格特征。(2分)
▲
(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一名新闻记者的经典纪实作品。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B.《长征》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有着浓厚的文学色彩。作者善于表现历史事件中的精彩细节,使历史人物真正“活”起来,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C.《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先在百家坪见到毛泽东,之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作者在苏区临时首都保安采访到了周恩来并搜集到相关资料。
D.《长征》一书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头一次背娘
李宪民
①在市医院住了十天十夜,娘终于出院了。我结完账,一路小跑着回到病房。娘斜躺在
床上,见我回来,努力支起虚弱的身子。我趋前递上住院清单,一米多长,12000 多元。娘
瞅了半天,叹了口气,没说话。踩着甬道上斑驳的碎影,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午后的秋阳,
暖暖地照在身上。我庆幸,娘从病魔的蛛网中挣脱出来。
②在医院门口招了一辆计程车,扶娘贴窗坐下,一路上,娘一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