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7670字。
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上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完卷时间:150分钟 2019.11
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 3分,共 9 分)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古今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悦亲戚之情话 B.将有事于西畴
C.既窈窕以寻壑 D.善万物之得时
2.下列选项中,句式 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乐夫天命复奚疑 ③南冥者,天池也
④怀帝阍而不见 ⑤而莫之夭阏者 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⑦而彼且奚适也 ⑧今臣亡国贱俘 ⑨则告诉不 许
A.①⑥/②⑦/③⑧/④⑤⑨ B.①⑥/②⑤⑦/③⑧/④⑨
C.①⑥/②⑦/③⑤⑧/④⑨ D.①⑥/②⑦/③⑧/④⑤⑨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功”是古代丧服的名称,指期服和功服。古代丧礼 中按宗法关系的亲疏穿不同的孝服,期服穿一年,大功服穿九个月,小功服穿五个 月。这里指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
B.“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是古代一种礼节,即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 快走,表示恭敬,“鲤对”指接受族中长辈的教诲。
C.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D.《陈情表》中“孝廉”、“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孝廉是 “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秀才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孝”是进入家庭观念中最早的伦理道德范畴。传说尧时,“虞舜,性至孝”,感天动地,“帝尧闻之,遂以天下让焉”。这可能就是中华孝文化的雏形。“孝”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和延续生命;至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至《孝经》,“孝”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被全面政治化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