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4110字。

  语文学科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错题重现)
  白话小说作家最重视的,是白话小说对社会大众的教育功能。他们认为文艺作品通常固然都有宣传教育的功能,白话小说这种文体更有趣味一些,对知识程度不高的读者有更大的吸引力;笔记小说、传奇小说也有趣味,但它们使用的是不为大众所掌握的文言。只有白话小说,才能“通于俗人”“触于里耳”,让一般的大众甚至妇女儿童都能理解。冯梦龙编辑的“三言”以喻世、醒世、警世命名,非常直观地揭示了白话小说这种后起形式的新型功能。
  教化大众的功能又衍生出普及历史知识、报道当代政情等功能。明清小说家希望通过小说把陶冶士人的经史之学向下输入到民众中,因此把宋元时代充满民间趣味的讲史改造成为历史演义。历史演义用白话或夹杂白话取代民众难以掌握的文言,调整史传的叙述次序以增强历史事件的故事性,增添必要的细节以增强叙述的生动性,吸引读者通过这种通俗的文学形式学习历史,进而领悟其中所包含的训诫。
  明清作家还以小说的形式对当代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报道。如崇祯初年,大阉魏忠贤被法办后,署名吴越草莽臣的作者根据邸报及其他材料,及时创作了《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叙述大阉的经历,控诉他的罪行。现代读者可能惊讶这样的作品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冠以小说之名,小说居然可以运用于这种目的。但明清作家觉得这样的做法不足为怪,既然小说的内容可以是非虚构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什么不可以是非虚构性的当代人物与事件呢?又如崇祯年间,明朝对后金(清)作战屡屡失利,陆云龙于是创作《辽海丹忠录》回顾战事情况,表彰忠烈,谴责覆军误国之人。这些作品,有的类似人物传记,有的类似长篇通讯或报告文学。作者的创作带有教育民众的意图,实际上提供了关于当代政治情形的知识与见解,具有新闻的舆论引导功能。
  唐代宗教人士宣教的“变文”是白话小说的渊源之一,曾刺激了说话技艺与小说艺术的发展。明清时期,宗教人士看到小说在通俗宣传方面的优势,将它用于宗教传播。明清神魔小说,包含两类功能不同的作品,一类是以《西游记》为代表的虚构型、没有明显宗教意蕴的小说,另一类是记载神迹、宣扬宗教的小说。《西游记》借想象的幻景曲折反映社会现实,在风趣诙谐中寄寓人生智慧。但从作品数量看,《西游记》这类小说不是神魔小说的主体。与《西游记》并称“四游记”的其他三部作品,《东游记》记八仙故事,《南游华光传》记华光天王出身故事,《北游玄帝出身传》记真武祖师降妖除魔故事。这些故事不外是对宗教人士和民间自觉不自觉加工神迹故事的记录和汇编,与民间流传的其他劝善书、宝卷等宗教宣传物一样,具有强化宗教信仰、介绍修道法门的功用。因两类神魔小说题材相似,在宗教和迷信氛围浓厚的社会里,一部分读者把《西游记》里虚构的孙悟空当作“真正存在”的神,也即误将虚构型的神魔小说当成了叙述神迹型的神魔小说。晚清义和团崇拜的对象里就有这位大师兄,吴趼人也提到广东有妇女崇拜孙悟空。甚至一些士人和教徒明知《西游记》为虚构的小说,他们仍执着地认为其中也可以暗藏修道的“密谛”。清代的道徒悟一子(陈士斌)、悟元子(刘一明)等人为它作“真诠”,作“原旨”,煞费苦心。这些议论固然与《西游记》的宗旨不符,但我们仍能从中看到明清时代人们对于白话小说功能的认知。在他们看来,小说可以把传述知识当作自己的目标,包括宗教的修道知识;而且小说的鼻祖笔记小说里就有《搜神记》式的“发明神道之不诬”的一支,用白话小说进行宗教宣传可谓渊源有自。
  (摘编自王同舟《明清白话小说功能略谈》)
  l.下列有关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文艺作品通常被认为有着宣传教育的功能,而小说通俗易懂,有更大的吸引力,因而这种教育功能更显突出。
  B.冯梦龙所编辑的“三言”小说,以喻世、醒世、警世命名,非常直观地表明白话小说具有教化大众的新功能。
  C.白话小说教化大众功能衍生出普及历史知识、报道当代政情诸功能,明清士人借此把经史之学输入到民众中。
  D.历史演义和经史之学相比,故事性和趣味性更强,且完全白话,有利于读者通过阅读领悟其中所包含的训诫。
  2.下列对原文例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忠贤小说斥奸书》为作者据邸报及有关材料创作,借以叙述魏阉经历,控诉其罪行,有着警世作用。
  B.《辽海丹忠录》聚焦于明末对后金作战的屡屡失利,书写真人真事,来表彰忠烈,谴责覆军误国奸人。
  C.《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属于没有宗教意蕴的一类,借助幻景曲折反映社会现实,寄寓人生智慧。
  D.《北游玄帝出身传》记真武祖师降妖除魔故事,有宣扬宗教,介绍修道法门的功用,也有劝善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话小说的种种功能最初所针对的是知识程度不高的读者,但不等于白话小说就是专属下层民众的读物。
  B.小说的内容可以是非虚构性的,那么对当代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报道的作品,就被明清作家冠以小说之名。
  C.孙悟空本为虚构形象,而晚清义和团和吴趼人提到的广东妇女,误把孙悟空当成“真正存在”的神崇拜。
  D.从明清时代读者对于白话小说功能的认知,不难发现,当时少有人意识到白话小说有其宗教宣传的功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新模式下的城市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体现了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建设智慧城市,对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