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880字,学生答题内容扫描。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潍坊市高三语文阅卷分析报告
  第4题阅卷分析
  一、原题再现:
  4.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请结合三则材料加以说明。(4分)
  二、答案呈现:
  ①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②文化认同是纽带,能固化中华民族不同
  地域的一体化观念,从而强化国家认同;③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④国家认同是目
  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共4分,每点1分)
  三、评分细则:
  ①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
  ②文化认同是纽带,能固化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一体化观念,从而强化国家认同;
  ③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
  ④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共4分,每点1分)
  答案变通:
  “文化认同是纽带”,也可以答“文化认同是中介”;“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其中的“从属于”可以换成“服务于”“归属于”,或“有归属感”。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以酌情赋分。
  四、存在问题:
  1. 审题能力欠缺
  题干要求“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很多同学未关注“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要求,只分析三种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分析出“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弱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等不符合“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要求的答案。也有同学未关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分析了前三种认同之间的关系。
  2. 缺乏答题思路
  “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从题干分析,可以有四个答题角度,分别以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国家认同作为陈述对象,但很少有学生回答国家认同这个角度,“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这一点几乎0分。
  这位同学答案不分条,只分析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其他三个角度没有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