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22050字。
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 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2) ,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 》)
(3)姜夔《扬州慢》虚实对比,虚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凄凉情形的词句是
“ , 。”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侵晓窥檐语 (重点字:窥)
(2)青冥浩荡不见底《梦游天姥吟留别》(重点字:冥)
(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重点字:荠)
【点评】《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分析】解答本题需了解诗句所饱含的思想感情,再结合实际运用语句,看是否与原句所表达的感情相符.
【解答】A.通过景象表达时光易逝,物是人非之感,与语境相符。
B.透过意象可知表达了诗人凄清孤独之感,与语境相符。
C.诗句选自李白《行路难》,表达作者对未来的积极寄望,与语境相符。
D.指春光已衰残,故非初春;另外,此诗句出自李煜的《浪淘沙》,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怀思,并非对“江南的绵绵情思”。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需了解诗句出处,结合全文,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再结合所运用的语句,看是否符合.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好友从千里之外捎来家乡特产,却之不恭,最后只好笑纳。
B.家父大人是否安康?多年不见,甚为牵挂,改日并登门看望。
C.拙作《易经补正》初成,惶恐投稿,望付梓,以就正于读者。
D.大作已拜读,收获颇多,惟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望赐教!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①对于散文而言,除了“文类之母”这个暧昧不清的指称之外,能够直指人心的命名是匮乏的。无论是在散文研究界还是在散文理论界,“散文理论的贫困”几乎成了认知的共识。部分学者还进一步阐发,认为散文理论的贫乏是世界性的,散文理论建设是个普遍性的难题。
②新时期文学以来,文学理论与写作教材的丰富与多元,又加剧了散文定义不断膨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