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1320字。
丰台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初三语文
2020. 01
考
生
须
知 1. 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开展“致敬大国工匠”主题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大国工匠”的文字。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共4分)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基本内涵。敬业是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状态,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甲】”。精益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和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品质,“【乙】”说的就是这一点。专注是心无旁______地一头扎根下去,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后成为行业“领头羊”的韧性,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工匠精神”还包含追求突破、推陈出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1)下列加点字与文段中“扎”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1分)
A.扎针 B.扎猛子 C.扎辫子 D.扎进人群
(2)填入文段横线处的汉字和对“匠”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骛 “匠”第二笔是竖折
B.骛 “匠”第二笔是撇
C.鹜 “匠”第二笔是撇
D.鹜 “匠”第二笔是竖折
(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文段中【甲】【乙】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敏而好学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B.发愤忘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C.敏而好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发愤忘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板报上的一个专栏,如果给该段文字拟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为了让极品宣纸再现于世,毛胜利依循古法,采用更为传统的擦焙方式,再续传奇。孟剑锋依照古錾子上得到的启示,在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錾出细致的纺织纹理,巧夺天工。王津参悟传统,谨遵先人教诲,终于让历史瑰宝“双马驮钟”扫尽尘封,再放异彩。
A.大巧若拙 B.大技贵精 C.大术无极 D.大艺法古
3.本次主题活动中,学校组织同学们体验了中国古老而伟大的发明——传拓技艺。以下是四幅碑刻拓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李思训碑》拓片 《熹平石经》拓片 《断千字文》拓片 《宣示表》拓片
A.《李思训碑》的字体属于行书,用笔瘦劲,结字取势纵长,凛然有势。
B.《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横平竖直,字形纵势圆长,厚重古朴。
C.《断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笔画繁复,线条动荡迅疾,狂放不羁。
D.《宣示表》的字体属于楷书,结体方正,笔画细若游丝,宽博浑厚。
4.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央视推出的八集系列纪录片《大国工匠》,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观后感,请你据此完成(1)(2)题。(共4分)
《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讲述了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靠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故事。片中的大国工匠们不忘初心、刻苦钻研,成为了国宝级的技师。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甲】彭祥华25年如一日坚守在祖国偏远地区,完成了无数次高铁建设中的隧道爆破;裴永斌用了34年时间练就了一双能够“测量”弹性油箱壁厚度的神奇双手;高铁转向架600毫米周长的环口焊,李万君一气呵成,不留任何痕迹;李峰在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道具,5毫米的公差也要“执拗”返工。勇于创新、淡泊名利,这正是大国工匠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认真领会和用心传承“工匠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这段文字【甲】处应填入的标点为 ,理由是 。(2分)
(2)画线的句子作为总结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
5.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用对联总结这次学习。下列对联既能概括学习内容,又能表明学习意义的一项是(2分)
A.吃苦耐劳齐筑千秋伟业 妙手奇思共展万世宏图
B.匠心筑梦再现绝世风采 泛舟学海续写明日辉煌
C.初心不忘精益求精成巨匠 使命永记技艺精湛扬美名
D.大国工匠承前启后创奇迹 盛世少年继往开来谱新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