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9520字。
揭阳市五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并涂在答
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修正带等
不符合答题要求的工具。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口口口口口,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1分)
(2)金樽清酒斗十千,口口口口口口口。(李白《行路难》)(1分)
(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分)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人们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
(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4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母亲对我们jié jū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鸭们十分ɡuāi qiǎo。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
(3)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
chí zhī yǐ hénɡ地进行各种尝试。
(4)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zì bào zì qì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森林发生了大火,火势蔓延很快,必须马上控制住,否则将会给周围居民带来灭顶之灾。
B.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通知指出,不得恶搞优秀传统、亵渎文化经典、调侃崇高精神。
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再接再厉。
D.“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呀,也许我们即使很平凡普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妄自菲薄。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把“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改为“降低复习效率,影响考试状态”)
B.眼下,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亮相山城,独特的形状色泽和口感吸引了许多顾客尝鲜的欲望。(把“吸引”改为“勾起”)
C.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在“依法打击”后加“犯罪行为”)
D.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不少刚走出校园的青年学生提高了创业能力。(删掉“通过”或者“使”)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中国文学作品绚烂多姿。楚辞之美,美在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之美,美在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陶情;唐诗之美,美在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之美,美在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之美,美在文宇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之美,美在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在民风民俗对联、音乐、建筑、书法艺术等领域。请根据材料,选择你熟悉的内容,仿照材料中画线句的句式,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 (2)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
(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能赏识人才的人(贤君)比作伯乐,把人才比作千里马,把愚妄无知、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B.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 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