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同步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课时作业(3份)
2020版同步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1 荷塘月色.DOC
2020版同步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2 故都的秋.DOC
2020版同步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3 囚绿记.DOC
课时作业1 荷塘月色
一、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出生于东海县的朱自清,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背影》《绿》《荷塘月色》《春》《匆匆》等________的名篇,( ),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成为________的佳作,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为挖掘弘扬朱自清文化,________东海城市文明,涵养东海市民品格,作为朱自清先生的出生地,近年来,东海县委、县政府和东海各界高度重视挖掘和弘扬朱自清文化,平明镇和各中小学校在朱自清文化挖掘弘扬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是朱自清先生________120周年和逝世70周年,东海县将以此为契机,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实举措上,更好地传承弘扬朱自清先生的高风亮节和宏大艺术造就。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
B.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的魅力,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
C.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
D.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的魅力,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
解析:本句有三处错误:“弘扬和传承”语序不当,“感受”缺少宾语,“报刊和杂志”并列不当。
答案:D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语言却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
B.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清丽凝练,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
C.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淡
……
课时作业2 故都的秋
一、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31年,日本人增田涉第一次见到的郁达夫——“带着腼腆的微笑,很瘦,给人一种纤细柔弱的感觉。谈吐举止都很温柔,是个文人的样子”。他本来就是一介文人,但他与旧式的________、醇酒妇人的文人也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旧文人往往是游离于整个社会之外,________、玩弄诗词文章、________于乱世和治世之间,对于社会没有发言权,也不大会公开站出来批评社会的不公、不义,更不敢批评朝廷的是非。身为“五四”一代作家,郁达夫的一生与他生存的时代一再构成冲突,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日本侵略者,都是他批评的对象。即使是他在作品中反复言说的那种病态、苦闷和感伤,也未尝不可以看作不是社会批判的一种特殊方式。
他的知人论世往往都是感性的,归根到底,他就是这样一个文人,一个有骨气、讲________的文人,( )。这一点与古代的文人气节既有相通处,也有不同处,他身上隐约已有现代人格的闪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附庸风雅 明哲保身 苟全性命 气质
B.吟风弄月 独善其身 苟全性命 气节
C.吟风弄月 明哲保身 苟延残喘 气质
D.附庸风雅 独善其身 苟延残喘 气节
解析:(1)吟风弄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装点门面结交文人,参加文化活动。(2)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3)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苟延残喘: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含贬义)(4)气节: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气质:风格、气度。
答案:B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客死南洋,千秋饮恨,别了自己的“风雨茅庐”,正是他要坚持的这种气节
……
课时作业3 *囚绿记
一、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囚绿记》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________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________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作者的一生孤独短暂,颠沛流离。然而,( )。
“囚绿”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叙述描写不多,以抒情为主。“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措词甚好,很形象,富有质感。之后写发现“生的欢喜”。外加一个联想,从前乡下的事情,行文生出必要的“歧路”,跌宕生姿。
“囚绿”表达了作者对“绿”的喜爱程度,寄托了作者对生命、对爱和幸福的珍视,而无法囚住绿,正说明“绿”的顽强与倔强。作者借“绿”言志,赞美了这种顽强不屈。表达了作者对处境艰难中的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光明的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同时,这绿色的常春藤也象征作者本人向往光明、________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格。他在常春藤上________了一个正直爱国者的情感和愿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描绘 揭示 不屈不挠 寄寓
B.描绘 揭露 再接再厉 寄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