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21870字。
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一、基础选择(本题共9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弄(lòng)堂 蜕(tuì)变 喋(dié)血 病入膏肓(huāng)
B.敛裾(jū) 变徵(huī) 袅(niǎo)娜 安步当(dāng)车
C.搽(chá)粉 啁(zhōu)啾 攒(zǎn)射 博闻强识(shí)
D.颀(xīn)长 作揖(yī) 殷(yīn)红 殒(yǔn)身不恤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解答】A.正确;
B.“变徵”中的“徵”应读作“zhǐ”,“安步当车”中的“当”应读作“dàng”;
C.“攒射”中的“攒”应读作“cuán”,“博闻强识”中的“识”应读作“zhì”;
D.“颀长”中的“颀”应读作“qí”,“殷红”中的“殷”应读作“yān”。
故选:A。
【点评】字音易读错的情况
(1)形声字的误读,如“酵母”的“酵”读“jiào”不读“xiào”,“恪守”的恪读“kè”不读“gè”,“缕”读“lǚ”而不读“lǒu”,“咯血”的“咯”读“kǎ”,不读“kè”等。
(2)形近字的误读。如“饮鸩止渴”的“鸩”与“鸠占鹊巢”的“鸠”,前者读“zhèn”,后者读“jiū”,两者容易混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撰写 租赁 九宵 谈笑风声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修葺 福址 噩梦 义愤填鹰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菲薄 叱咤 浸渍 蓊蓊郁郁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D.婆挲 玉玦 笙萧 目眦尽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正确书写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词语的意思逐项进行辨析,注意细节。
【解答】A.“九宵”中的“宵”应改为“霄”。“谈笑风声”中的“声”应改为“生”;
B.“福址”中的“址”应改为“祉”。“义愤填鹰”中的“鹰”应改为“膺”;
C.正确。
D.“婆挲”中的“挲”应改为“娑”。“笙萧”中的“萧”应改为“箫”。
故选:C。
【点评】字音易读错的情况
(1)形声字的误读,如“酵母”的“酵”读jiào不读xiào,“恪守”的恪读kè不读gè,“缕”读lǚ而不读lǒu,“咯血”的咯读kǎ,不读kè等。
(2)形近字的误读。如“饮鸩止渴”的“鸩”与“鸠占鹊巢”的“鸠”,前者读zhèn,后者读jiū,两者容易混淆。 (3)多音多义字的误读。如“发卡“、“关卡“中的“卡“读“qiǎ“不读“kǎ“。“角色“中“角”读“jué”不读“jiǎo”。
(4)成语中某些带有通假现象的文字和读音。
3.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描写月下荷花,连用了两个拟人,赋予荷花以生命和感情,激发了人们丰富的想象。
B.“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写作者想象着自己立于长天秋水的大自然里,同时也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意境中。
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运用了比喻手法,“交给我带去,有什么三差二错,我还能回家乡吗?”运用了反问手法。
D.《故都的秋》中写牵牛花“蓝色、白色最佳,紫黑次之,淡红最下”,从视觉效果上突出北国秋的特点,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排比、反问等,本题着重考查想象的手法。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
【解答】A.表达效果分析正确;
B.“作者想象着自己立于长天秋水的大自然里”错误,不是想象,而是实写;
C.表达效果分析正确;
D.表达效果分析正确。
故选:B。
【点评】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
4.下列各句中加粗字词解释有误的项是( )
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拖延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假如没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