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800字。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菏泽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30分)
  1.(12分)经典诗文积累
  (1)将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补写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
  ,     。
  (2)依据课文填空。
  ①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③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3)根据要求或提示,默写有关语句。
  ①《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名句是: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②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两句诗是:     ,     。
  2.(10分)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渔人甚异之     
  ②便要还家     
  ③未果,寻病终     
  ④后遂无问津者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有哪些内容?
  (4)渔人“处处志之”,后来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4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提出了     的观点。
  4.(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分别是什么意思?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二、现代文(40分)
  5.(14分)阅读《散步》相关语段,回答问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