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卖油翁.doc
短文两篇.doc
河中石兽.doc
木兰诗.doc
孙权劝学.doc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司马光登进士第。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步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持之以恒。有《司马文正公集》传世。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孙权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建安十五年(210)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病死。鲁肃接替周瑜统领部队,劝孙权将荆州南郡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后刘备又取得益州,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形成了。文章所叙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称为《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全书294卷,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博  士
  “博士”一词现在主要指学位的最高一级,很多人都以为它是舶来品,其实并非如此。许慎《五经异义》记载:“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
  郭茂倩(1041—1099),北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其先祖为太原曲阳人,高祖郭宁,因官始居郓州。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全书共一百卷,分十二类,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中最完备的一部。
  南北朝时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征兵现象屡见不鲜,人们根据所见所闻,创作了一个女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后来经过加工,成为乐府民歌,于是便有了今日人们所传诵的《木兰诗》。这首诗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和解甲还乡的经历。
  乐  府
  乐府,原是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最初指乐府这一机构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shì)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一。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畅达委婉,其诗流畅自然,其词风格婉丽。他的不少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欧阳修还善于论诗,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代表作有《朋党论》《秋声赋》《醉翁亭记》《生查子??元夕》等。
  欧阳修强调作文要有个人的独创性,强调思想内容重于形式和文采。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体小说,故事性很强。
  笔记体小说
  笔记体小说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逸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陈尧咨
  陈尧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状元。景德三年(1006年),陈尧咨当了考进士的考官。陈尧咨因帮三司使刘师道的弟弟刘几道作弊而获罪贬官。
  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皇上又派陈尧咨参加阅进士考试的试卷。天禧三年,有人揭发钱惟寅对官员的考核不公正,皇上命陈尧咨参与审查钱惟寅的考核情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