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50字。
高中语文之文言文五种主要固定结构知识点
一、表示疑问
1. 何所……?(所……是什么?)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谁(什么)”。如: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
【译文】卖炭得来的钱谋求的是什么?
2.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3.如……何;奈……何?(拿……怎样呢?)
《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4.孰与……?(与……比,哪个…?)
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
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
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②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译文】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畜养起来而控制它呢?
5.安……乎?(怎么……呢?)
《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6.独……耶?(难道……吗?)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7.何如
⑴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可译为“怎么样”。
⑵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如: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②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
二、表示反问
1.何……哉(也)?(怎么能……呢?)
《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
《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2.岂(其)……哉(乎、耶) (哪里……呢?……哪里呢?)
《捕蛇者说》: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
《鸿门宴》: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