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060字。

  第14课 鸿 门 宴
  诗海拾贝
  乌 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 这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言志诗。
  此诗另有题作“夏日绝句”,李清照南渡之后,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与丈夫俱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该诗可能作于此时。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汉之争中最后因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生命的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佩和推崇。这首五绝,通过歌颂一位失败了的英雄——项羽,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也是一个有力的讽刺。
  语林撷英
  《史记》名句集锦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4.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6.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成语溯源
  1.取而代之
  《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后指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
  2.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后以“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表达羞见故乡人之情。
  3.作壁上观
  《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在局外旁观,不给予帮助,不表示意见或态度。
  4.拔山扛鼎
  《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气盖世。”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作者卡片
  姓 名 司马迁
  朝 代 西汉(约前145或前135~?)
  字号称谓 字子长,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籍 贯 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主要成就 编著《史记》,开创“纪传体”史学
  代表作品 《史记》《报任安书》
  背景呈现
  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反秦。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具备了成为王的条件。项羽继而破关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当时,项羽兵力是刘邦的四倍,根本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