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900字。
白云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座位号、考生号,再用2B铅笔把考生号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时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掉原来的答案后,再重新填涂。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 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5.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0分)
—、(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折本/折扣 桑梓/孜孜不倦 B.诓骗/游逛 中伤/空中楼阁
C.坍塌/糟蹋 玄虚/面面相觑 D.调停/调和 反省/不省人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解有关汉字的考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二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多义字。
【解答】A.分别为:shé/zhé,zǐ/zī;
B.分别为:àng,zhòng/zhōng;
C.分别为:tā/tà,xū/qù;
D.分别为:tiáo/tiáo xǐng/xǐng;
故选:D。
【点评】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罔然 自惭形秽 亵渎 与日巨增 B. 嘻闹 舍身求法 别墅 如雷灌耳
C.端祥 间不容发 鄙夷 丰功伟迹 D. 贸然 走投无路 浑家 不言而喻
【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解答】A.有误,“罔然”应为“惘然”,“与日巨增”应为“与日俱增”;
B.有误,“嘻闹”应为“嬉闹”,“如雷灌耳”应为“如雷贯耳”;
C.有误,“端祥”应为“端详”,“丰功伟迹”应为“丰功伟绩”;
D.正确。
故选:D。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人类已知的探险活动中,很多壮举都并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很多人前仆后继才能完成。
B.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周边时尚的大厦,在瑞雪里相得益彰,共同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C.“快一步海阔天空,慢一拍山穷水尽”,想要实现目标获得成功,必须要有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勇气。
D.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今天增强文化自信,就需要附庸风雅,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正误的判断。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附庸风雅,意思是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褒贬不当。
故选:D。
【点评】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数据说明,不管面对下行压力,市场主体仍然活力充沛,为中国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B.不是在道义上,就是在实践上,美国都没有资格对别国人权状况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C.因为顺德登革热疫情凶猛,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奋战在防治疫情的第一线。
D.“人设”终究是人为设定,如果名实不副、德不配位、营销过度,形象则可能“逆转”。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将“不管”改为“尽管”;
B.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将“不……就……”改为“不管……还……”;
C.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将“因为……所以……”改为“虽然……但是……”;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作为社会五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