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9550字。

  2020年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
  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本试卷共9页,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
  一、语言知识运用(12分)
  1.在下列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的哲人,大智慧的人,在面对世界时是并不吃力的,相反的,倒是          得心应手。谁能像他那样用微笑来面对丑恶?而这微笑,只是轻微的一丝,不易察觉地掠过他的脸,便如炎阳照雪,那些丑陋悄然          ,而那些涂抹得完美厚实的凶恶,也就狼狈地          了。
  A. 轻松自如  溶化  原形毕露
  B. 轻车熟路  融化  穷形尽相
  C. 轻松自如  融化  原形毕露
  D. 轻车熟路  溶化  穷形尽相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轻松自如:指做事或活动不感到有负担。轻车熟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材料中的“世界”对哲人来说不是“熟悉”的,故应选用“轻松自如”。溶化:固体在液体中化开。融化,指冰或者是雪由于温度或者是太阳光的照射使它化成水。结合上文“炎阳照雪”,可知应选“融化”。原形毕露:本来面目完全暴露,指伪装被彻底揭开。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材料中说的是“涂抹得完美厚实的凶恶”露出本来面目,故应选“原形毕露”。答案为C项。
  【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但丁精神的基本特征就是深刻、崇高、锲而不舍的自我批判、自我忏悔、自我完善的自觉意识以及对全民族、全人类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思虑和关切。在人类物质进步的发展历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算社会历史的和精神观念的陈腐垃圾的基本原因
  ②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每前进一步总要有一批思想家最先挺身而出
  ③事实上,这种但丁精神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走向历史进步
  ④离不开这种自觉的批判精神、忏悔意识和进取意志
  ⑤而个人、民族和人类在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中
  ⑥离不开精神进步这一重要层面
  A. ⑥②①⑤④③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④③⑤⑥②① D. ⑥⑤④②①③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B.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
  C.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