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一)中考说明规定的40篇古诗词曲梳理(一).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0篇 答谢中书书.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1篇 三峡.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2篇 《杂说》(四)马说.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3篇 陋室铭.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4篇 小石潭记.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5篇 岳阳楼记.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6篇 醉翁亭记.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7篇 爱莲说.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8篇 记承天寺夜游.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9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20篇 送湖心亭看雪.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21篇 河中石兽.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2篇 曹刿论战.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3篇 《孟子》三则.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4篇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5篇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6篇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 (1).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6篇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7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8篇 出师表.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9篇 桃花源记.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二)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篇《论语》十二章.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三) 中考必须掌握的文言实词梳理.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四)中考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梳理.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五)中考必须掌握的特殊句式梳理.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一)中考说明规定的40篇古诗词曲梳理(二).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一)中考说明规定的40篇古诗词曲梳理(三).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一)中考说明规定的40篇古诗词曲梳理(四).doc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
  huazi121
  中考说明规定的40篇古诗词曲梳理(一)
  第1篇    关雎(《诗经》)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用雌雄雎鸠鸟的鸣叫求偶引出河边男子对在河里采集水草的姑娘的爱慕。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直接描写对心中偶像求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用采摘荇菜起兴,写青年男子想讨好那位朝思暮想的姑娘。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写男子幻想要用钟敲去取悦心中偶像,于是突然出现了“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
  【深度解读】本诗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并幻想得到了“淑女”,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主旨】这首诗描写一对男女青年纯真的爱情故事,表现人们对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第2篇    蒹葭(《诗经》)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本章以蒹葭起兴,写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两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而渴慕不止的情感状态。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
  huazi121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1篇    《论语》十二章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和个人修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的是治学的人要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自述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学习方法,要多复习学过的知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讲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讲人的道德修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讲学习态度:像一切人学习。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中间的短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告诉人们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讲的是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移。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讲的是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全文中心】本文通过记录孔子极其弟子的言行,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养性等方面给人以启示,教育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内容深刻,富有哲理,对后世的教育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文学常识】《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现实意义】在《论语》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学思结合”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他特别强调的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德育的教化作用、对美育的精辟论述、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其中关于学习方法和做人方面的论述对青少年一代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
  huazi121
  中考说明规定的21篇文言文梳理
  第2篇    曹刿论战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第1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第2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第3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
  【全文中心】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文学常识】左丘明,姓丘氏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写作特色】文章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详略得当。对战争原因和战前双方部署等都略而不写,对战争过程也只是用“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十二字做了交代,但对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写得很详尽。这样既突出了“论战”的主题,表现人物又活灵活现。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
  huazi121
  中考必须掌握的文言实词梳理
  实词 义  项 例  句
  1.安
  ān (1)疑问副词,怎,怎么,如何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哪里 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
  (3)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安逸,安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奉养,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2.备
  bèi
  (1)完备,齐全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2) 设备,此处名词动用,装备,挂着 左佩刀,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3)详尽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3.比
  bǐ (1)并列,紧靠着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2)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等到……的时候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4)比较,相比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4.毕
  bì (1)全,都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2)完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3)用尽,竭尽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5.蔽
  bì
  (1)遮挡,遮盖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