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040字。

  2020高中语文-作文故事现象专项训练
  ————————
  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
  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
  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
  “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河豚肉柔和细腻、鲜美无比,自古就有“食得一口河豚肉,从此不闻天下鱼”的说法。但河豚体内含有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一块小小的河豚鱼肝就足以毒死几十个成年人。科学家研究发现,刚孵化出来的河豚鱼苗原本是无毒的,生长过程中,河豚只喜欢滤食有毒的海藻,经年累月摄入的毒素沉积在河豚体内,致使其体内毒性越来越大,以致根本无解。
  为了享受到美味的河孵肉,又避开中毒丧命的风险,人们在河豚幼苗时通过网箱养殖,把它们和海藻深度隔离,并投喂小鱼小虾。失去天然食物之后,小河豚一开始横冲直撞,试图冲破网葙束缚,以致头破血流,浮尸海面。但最终,为了生存,河豚接受了人们为它选择的食物。经过几代的培育驯化,人工养殖的河豚终于彻底改变了亘古不变的食性,体内的毒素也逐渐随之消失。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本题考查的是一篇寓意很深刻的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中心进行精准的审题立意。本题中材料的主要事件是人们改变河豚的生活习性,主要的内容是要抓住原材料:小河豚一开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