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3470字。
高一语文周末拉练
试题用时 90 分钟 满分 80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27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 题(9 分)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
实行 2000 余年。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从不独立逐步走向独立,这是监察 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第一,中央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互不统属。秦和西汉,御史府服从于相府而不独立。
东汉,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并与行政系统相分离。魏晋时期,御史台又脱离少府而自立,罢司隶校尉而将监察权向御史台集中。隋废尚书省的监察职能,唐将隋的司隶台并入御史台, 形成单一的御史系统。元朝取消谏院,使监察组织更加一元化。清朝实行科道合一,都察 院成为完全独立的、唯一的中央监察机关。
第二,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而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地
方监察实行常设监察官和朝廷派遣巡察御史巡察相结合的体制。巡察御史由朝廷直接任命 派遣,与地方政府没有关联。地方常设的监察机关(官员)则不同,它们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较为复杂,其独立性是经过长期发展才确立的。自秦至隋,地方常设监察机关往往从属于
地方政府。唐宋开始在地方设立专门监察机关。元朝的地方监察体制有了新发展:建立行
御史台,实行大监察区建制,设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分属行御史台,从而形成垂直监察 体系,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政府没有统属关系。明代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道,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各省又设按察司,“ 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 ,是各省常设监察机关。清承明制, 监察体系基本循而不改。
第三,监察官员之专职化。监察职能由监察官员专任,监察官员也不兼任其他职能,
这是监察独立的内在要求。自秦汉至唐宋,监察机关的独立和一元化尚在形成中,监察官
也没有真正专职化。元明清,随着中央和地方监察机关独立和一元化的完成,监察官员基
本实现专职化。尤其是明清时期,御史是官僚机构中一个特殊群体,负有专门职责,还有 专用的“ 獬豸补服” 。
第四,监察官员具有独立弹劾权。监察官员虽然从属于相府或御史台(都察院),但其
弹劾无需宰执或台主批准,御史以个人名义而不是组织名义提起弹劾。这是为了不妨碍对
宰执或台主的纠弹,同时使纠弹的主体十分明确,因而也是对监察官员的一种制约。东汉
初年,刺史纠奏二千石长吏“ 不复委任三府” 而直呈皇帝。唐初,明确规定御史可以直接
弹劾:“ 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 清 朝规定,科道官不必经过都察院而可以单独进呈,既能封劾,还能面劾。
中国古代施政者对国家治理中监察权的配置和运用有理性的认识和较合理的设计,它
们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监察权运行的内在规律。当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处于官僚政治的体
系之中,特别是受到君主专制这一根本政治体制的制约,官官相察的实质是君察臣,其实 施的成效与设计初衷必然相距甚远。
(摘编自艾永明《传统监察制度展现中国古人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
A.从历史发展看,保障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监察体制从不独立逐步走向 独立的过程。
B.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须先让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互不统属,且将监察职能从其他 机关分离出来。
C.中国古代垂直监察体系是经过了长期发展才形成的,直到明清时期,垂直监察体系 才真正确立。
D.监察独立要求监察官员专职化,监察职能由监察官员专任,这样监察官员就能具有 独立弹劾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监察机关和监察官员两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古代监察体制逐步走向独立的发 展过程。
B.文章按朝代顺序分析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独立与一元化的发展及形成,层次分明,脉 络清晰。
C.文章第五段引用有关唐初规定的历史文献,证明了监察官员具有独立弹劾权,简约 而有力。
D.文章在详细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进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指出了这种制度 自身的缺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监察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其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表现最为 突出。
B.监察机关监察权及监察官员弹劾权的独立,是有效监察百官、避免官员贪腐的前提 之一。
C.如果监察官员没有独立弹劾权,就难以对宰执和台主进行监察,还可能导致他们胡 乱纠弹。
D.中国古代施政者对监察权的配置和运用有其合理性,因而对不同的政治体制也有借 鉴意义。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4——6 题。(9 分)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不再是隐私权的客体,也不是人格权衍生出的财产权的
组成部分,而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共享的数据资源。因此,关于个人信息的立法不应再 狭隘地局限于个人利益或私权保护,应侧重规范信息资产合理开发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应更好地发挥个人信息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公共产品作 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