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5360字。
六安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语文自测试卷
命题人: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2003 年,有一个词语让中国人听起来一度感到恐慌,那就是“非典”。这种疾病并非 2003 年才新出现,也并非中国才有。在此之前,人们对“非典”十分陌生,加之此次在中国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的病毒,面对突如其来的流行疾病,人们显得束手无策。没有现成的治疗方案;没有有效的冶疗药物,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
“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开始发作时有流感一样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头痛等; 但体温一般超过 38 度,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有时伴有畏寒。感冒一般没有肺炎的迹象, 而“非 典”有明显的肺炎迹象。但它又不同于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等典型性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 炎,它的传染力强多了。除了上述症状外,“非典”还伴有关节酸痛、乏力、腹泻,有时胸闷、气促 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各国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此次流 行的“非典”的病原体。这种病毒能在人体内繁殖,伤害自身组织, 破坏免疫系统,也可能引发无数并发症,致使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它可以在体外存活 3-6 小时。现在的证据显示,“非典”是经飞沫传播的,病毒在飞沫(口水珠)内。由于水珠比空气重,所以病毒只会停留在 1 米范围内的物体表面;另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触已有病毒的物体表面,然后接触自己的黏膜(眼、口、鼻),也会感染。“非典”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 2-12 天(通常为 3-5 天),潜伏期的患者一般不会传染,病症一般会维持 10-14 天。
“非典”并非无法可疗。事实上,现阶段医学已有新突破,在治疗过程中已获很高的成功率。专家认为,保持环境空气的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尽量不与病人接触,是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的。对未知的恐惧,莫过于人群对出现流行病的反应那样,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流行疾病的原因不明时尤其如此。随着对“非典”的深入了解,人们的恐惧感会慢慢降低,正如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一样。
1. 下列对“非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非典”也是一种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
B. “非典”发作时是既有流感的一般症状,也有典型性肺炎的迹象。
C. 流行感冒引起的咳嗽多带痰,而“非典”引起的咳嗽不带痰;典型性肺炎没有传染性,而“非典”
有很强的传染性。
D. “非典”病毒是经过飞沫传播的,它的潜伏期一般为 2-12 天。
2. 有关“非典”治疗和预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非典”是可以治疗的,而且治愈率很高。
B. 与患者保持 1 米以上的空间距离,就完全可以免遭感染。
C. 尽量不接触病人,保持空气流通,勤洗手,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源的传播。D.保持心情愉快,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病毒的感染。
3.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有发烧、咳嗽、头痛、乏力、腹泻、胸闷等症状,可以确诊为“非典”。
B. 健康人进入非典病人呆过但离开超过 6 个小时以上的房间,一般不会被感染。
C. “非典”病毒不会浮游在空气之中,所以一般不会通过空气传播。D.“非典”患者在 15 天内病情没有恶化,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今年五一劳动节、端午小长假以及暑期旅游旺季期间,选择红色旅游的游客暴涨。与此同时, 随着时代更迭、文化融合,红色文化也展现出更大的包容性,小到个人积极向上的精神信仰,大到家国情怀,游客都可以从红色旅游过程中获取。
从最近半年的红色旅游产品预订情况看,客群年龄层整体正在向 90 后、00 后甚至 10 后转移, 呈现年轻化趋势。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