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360字。
“深刻”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的第一要素,也是高分作文的重要条件。新课标《考试大纲》对“深刻”的具体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要想做到这三点,考生就要悟他人之所未悟,思他人之所未思,言他人之所未言,在分析、判断、提取与加工方面有独到的眼光与超常的想法
从高考阅卷的情况来看,高考优秀作文多以深刻取胜。如四川卷优秀作文《拿捏平衡》,从个人的平衡写到治国的平衡;江苏卷优秀作文《熄灭蜡烛,莫惊扰美》,以“与其一次次被美攫住呼吸,再一次次顿足于美的消逝,不如还美一个宁静而适宜的栖身之所”为中心,迥异于谈“细节”“环境”者;湖北卷优秀作文《人生如水行世》,不仅称赞如溪流般屈伸自如的行世之人,而且称赞如瀑布般勇决专一的行世之人,这显然比只讲“任方圆”的水更全面和深刻。故“优秀者多深刻”是能够成立的论断,这是因为:
1.文以载道。写作本身就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这个“道”越深,则越能体现你观察的细致和思考的入木三分,所以“道”深往往意味着你有敏锐的思想,如何能不吸引阅卷者呢?
2.标新立异。主题的“新”“异”就是深刻,其比形式的“新”“异”更具有吸引人的内在力量。与无病呻吟、吟赏风月者相比,鲁迅的文章显然更能直击人心,而考生作文如果做到了深刻,自然能胜人一筹。
3.善用警策句。警策之句,是“深刻”的集中体现,有了警策句,就相当于一篇文章有了闪亮的珍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些议论性句子不就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吗?
重点1 如何做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要和几十个孩子日复一日地相处,在这期间,意外之事时常发生。今天在墙壁上乱画了,明天剪同学头发了,后天把玻璃打碎了……孩子们制造麻烦的速度,似乎总是比大人们预防的速度快。所以,在学校,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最正常不过的,恐怕就是孩子出其不意或意料之中地犯错。这些大大小小的、繁杂琐碎的错误经常会让老师有疲惫的感觉,甚至不时让老师有发火或掀起狂风暴雨的冲动。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生中从来没有犯过错的人,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