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0年小说阅读二轮复习
1革命战争专练.doc
2师生情谊专练.doc
3社会百态专练.doc
4人性善良专练.doc
5亲情缱绻专练.doc
6民生百态专练.doc
7军旅生活专练.doc
8爱恨情仇专练.doc

  小说阅读二轮复习专练:革命战争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我们刚到包扎所不久,来了一个乡干部,他一边放东西,一边对我们又抱歉又诉苦,他说的什么我就没大听清。好像是说什么被子的事,要我们自己去借。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我那位通讯员,请他帮我动员几家再走。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
  我们先到附近一个村子,进村后他向东,我往西,分头去动员。不一会,我已写了三张借条出去,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心里十分高兴,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
  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的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她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
  ……
  小说阅读二轮复习:社会百态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谁毒死了村长的狗
  陈永林
  村长的狼狗竟被哪个吃了豹子胆的人毒死了。
  村里人都担心村长怀疑自己毒死了那条狼狗,便都去村长家向村长表明自己的清白。当然去村长家不能空手,都拎着鼓囊囊的包。村长听了村人的表白,说,谁毒死了我的狗,我心里清楚。村里人就说,那就好,那就好。村里人很想知道村长怀疑谁毒死了他的狼狗,但又不敢问。村长便说,村里这么多狗,可为啥单单毒死我的狗?
  村长这话传到村里那些养了狗的村里人耳朵里。那些养了狗的村人惶惶不安。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们都毒死了自己的狗。但他们都装模作样地站在村头骂:哪个短命鬼毒死了我的狗?毒死了我的狗的人有命做二十岁没命做三十岁……啥恶毒的话都骂出口了。他们心里暗笑,自己骂自己还骂得这么起劲。
  村里再没一条狗了,一到晚上村里变得死静。原来村里不是这只狗叫,就是那只狗叫。有时一只狗莫名其妙地叫一声,村里所有的狗都跟着叫起来。村里人总要被吵醒几次。特别是那些上了年岁的人,晚上本来很难睡着,好不容易睡了,又被狗叫声吵醒了,只有睁着眼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熬到天亮。他们心里都感激那个毒死了村长的狗的人。
  如果不是二狗想讨好村长,那么村长的狗被毒死的事就会成为无头案。可是二狗有许多事要求村长。二狗想当村里竹器厂的厂长,二狗想在公路旁申请一块宅基地,这些事都要村长点头。二狗就找到村长拍着胸说,村长,我一定要查出谁是毒害你狼狗的凶手。村长说,这事就算了,查出谁是凶手又有什么意思呢?村长这态度很让二狗失望。但二狗又一想,村长表面不支持他追查凶手,不见得心里也不支持他追査凶手。二狗这样一想,很为自己的聪明高兴,很得意地笑了。
  二狗四处寻找线索。二狗的工作得到全村人的支持。二狗尽管没说是村长让他追查凶手,但二狗话里弦外之音让村里人觉得二狗追查凶手是村长授意的。村里人很是羡慕二狗。如果村长不信任二狗,会让二狗干这事?因而村里人对二狗极热情,二狗到谁家找线索,谁都会递烟递茶,有的人还下面条下鸡蛋,还留二狗吃饭。吃饭时二狗当然坐上席。谁都不敢怠慢二狗,都担心二狗怀疑自己毒死了村长的狗。二狗怀疑谁毒死了村长的狗,那么村长自然也怀疑谁毒死了他的狗。
  通过几天的调查,鸟蛋成了二狗怀疑的对象。村长的狗在被毒死前的几天,鸟蛋还拿扁担打过村长的狼狗。那时鸟蛋还说要毒死村长的狗。二狗找到鸟蛋说,你拿什么毒死了村长的狗?鸟蛋忙说,二狗,你莫乱说,我哪敢毒死村长的狗?二狗说,你没毒死村长的狗,那么是谁毒死了村长的狗?鸟蛋说,我干吗要毒死村长的狗?二狗说,你恨村长的狗!村长的狗咬死了你十几只下蛋的鸡,那天你拿扁担打了村长的狗。这就是你作案的动机。鸟蛋急了,我的好二狗兄弟,你真的别乱猜疑,我有这心也没这胆。我如果毒死了村长的狗,我全家人都没命过年。二狗听不进鸟蛋的话,二狗去村长家报喜,可村长到沿海农村考察去了。
  但全村人都知道鸟蛋毒死了村长的狗。村里人在路上遇见了鸟蛋,都冷着脸不搭理。鸟蛋主动打招呼,村里人也聋子样没听见。村里人都想疏远鸟蛋。如果跟鸟蛋亲近了,会被怀疑是鸟蛋的同谋,谁会那么傻?再说疏远了鸟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那就是亲近了村长。鸟蛋便见一个村里人就解释,我真的没毒死村长的狗,我如毒死了村长的狗,那我就断子绝孙。村里人说,毒没毒死村长的狗,自己心里最清楚。
  鸟蛋去了村长家,对村长的女人说,大嫂,你要救救我,现在全村的人都说我毒死了你家的狗。全村的人都不理我了……
  村长的女人打断鸟蛋的话,村里人咋都说你毒死了我家的狗,咋不说別人毒死了我家的狗?
  鸟蛋的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下来,大嫂,你也以为我毒死了你家的狗,这真冤枉我,我如果毒死了你家的狗,出门就遭雷打死……村长的女人再不理鸟蛋了,任一脸泪水的鸟蛋跪在那儿。
  村长考察回来时,鸟蛋已疯了。疯了的鸟蛋一见人就说,我没毒死村长的狗,我没毒死村长的狗。鸟蛋翻来覆去的就这一句话。村长很痛心,他叫来了二狗,狠狠地扇了二狗一巴掌,都是你这狗日的办的好事!二狗挺委屈,村长,你的狗真是鸟蛋毒死的,他恨你的狗,有作案的动机……
  村长打断二狗的话,放屁!我的狼狗是我自已毒死的!二狗不懂,愕愕地望着村长。村长说,我这狼狗不是条好狗。一到晚上不管什么人到我家里来,它狂叫着要咬人,吓得人都不敢进我家的门了。
  二狗听了村长的话,脑子开窍了,因为有了那条儿狼狗,那些送礼的不敢进村长家的门,村长自然恨它。二狗说,那真不是条好狗,是该毒死。
  后来,二狗当上了竹器厂的厂长了。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村长家的狗被毒死了,村民们怕村长误会是自己毒死了村长的狗,于是纷纷拿着礼物到村长家表明自己的清白。
  B. 标题“谁毒死了村长的狗”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围绕这个疑问,展开情节。
  C. 小说讲述了一个富有悬念的故事,在故事中叠加“误会”,从而形成“悬念——误会——反转(解开悬念)”的情节模式。
  D. 村里没有了狗晚上也就没有了狗吠声,村庄格外安静,人们终于能够睡一个安稳的觉了,所以大家都很感激那个毒死狗的村民。
  2. 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6分)
  3、小说中安排了“二狗”这个人物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
  小说阅读二轮复习:爱恨情仇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15分)
  那不只是一场雨
  冯继芳
  下雨的晚上,她喜欢窝在阳台的藤椅上听雨、春天的雨总是那么多情,滴答,滴答,一滴滴落下来,不急不缓,诉说着衷肠。你爱听,便寻个地方坐下来。不爱听,便去做自己的事。
  她捏着茶盏,抿一口茶汤。茶是金骏眉,金黄色的茶绒茶毫,细小紧密,汤色金黄,茶中珍品。
  郑海就来了。郑海进门时,头发上挂着雾一般的水珠。
  “怎么不打伞?看,头发都湿了。”她忙起身去拿毛巾。
  “打伞,岂不辜负了这场春雨。”郑海边撩头发边笑。
  “也是,你大老远跑到我这里赏雨,总得先和雨接触一下。”
  “大老远?”
  “嗯,一千米也不近呢。”她抿着嘴笑。
  “一千米,是不太近。”郑海呵呵地笑。
  她也呵呵地笑。
  “其实,在来的路上,我在雨中待了一会儿。”
  “我说你头发怎么湿了。”她笑着把毛巾递过去。
  终于安静下来,两人坐在窗前的藤椅上,喝茶,听雨。窗外烟雨迷蒙,重峦叠嶂,若隐若现的山峰把远山的朦胧幻化成一幅婉约的水墨画。室内茶香袅袅,空气中流动着一种看不见的气息,在两人周围缭绕。
  “我说,那个……”郑海转过身,想说点儿什么。
  “嘘,安心听雨。”她把食指放在唇上,眼睛盯着窗外。
  郑海笑笑,不再说话。雨似乎小了很多,嘀嗒声渐远。
  “以后,你还能陪我听雨吗?”她似乎刚从梦中醒来。
  “我明天上午九点半的飞机,这里的工程已经结束,该回家了。”郑海望着窗外,神情落寞。
  “要走了?”
  “走了。”
  “真的走了?”
  “真的走了。”
  郑海走的时候,她只送到门口,门关上的一瞬间,她的眼圈红了。
  那只是一场雨吗?没有人回答她,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震耳欲聋的春雷不知何时也消失在天际。
  她回到阳台在藤椅上坐下,捏起茶盏喝茶。茶是金骏眉,金黄色的茶绒茶毫,细小紧密,汤色金黄,茶中珍品。金骏眉很配这绵绵春雨,只是天空的雨已经止住,窗棂上的雨滴还在滴,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做好饭,和她坐在餐桌旁等爸爸下班。每次,只要门外传来哗啦哗啦钥匙串的声音,那就是开饭前的号角。她会跑到门边,等着爸爸进门。爸爸放下手中的包,把她抱在怀里,亲亲她的小脸,把她举过头顶。在与爸爸的嬉戏中,她总是笑得手脚乱舞。
  妈妈看到,会笑着说:“快别疯了,让爸爸洗手吃饭。”
  她就会挣脱爸爸的大手,学着妈妈的口气:“快别疯了,洗手吃饭。”
  爸爸捏一下她的小鼻子,拽一下她的小辫子,再去洗手。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情景,她怎么都忘不掉。后来,家里换了大房子,爸爸却不怎么回家吃饭了。
  妈妈做好饭,也不再等爸爸,而是默默地坐在饭桌旁吃饭,脸上再也看不到笑容。
  多年后,回忆起这段日子,她都痛彻心扉。当年妈妈的沉默,比撕心裂肺的哭泣还让人心疼。
  这些年一路走来,她渴望婚姻,又害怕背叛,暗夜里,妈妈默默吃饭的样子时常浮现在脑海。她给自己定下规矩,只在对的时间,爱对的人。没想到,爱情是悄悄来临的,甚至有些猝不及防,她爱上了合作伙伴——有家室的郑海。
  她知道,郑海也喜欢她,只要她愿意,爱情唾手可得,可她没有。
  雨又下起来了,一滴,一滴,又一滴,一滴滴落下去,不急不缓。
  她捏着茶盏,抿一口茶汤。茶是金骏眉,金黄色的茶绒茶毫,细小紧密,汤色金黄,茶中珍品。
  窗外,两只燕子在雨中低飞。
  “风渐渐,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这首词从她脑海里冒出来,一抹忧伤便在屋里弥漫开来。
  真的要把日子过成这样吗?她窝在藤椅上,看着窗外的燕子,陷入沉思。
  叮,有信息传来,她拿起手机,是妈妈发来的微信。妈妈说:“我和你徐叔叔明天就回去了,这几天,在云南玩得很开心。姑娘,谢谢你给我们安排的云南之旅。”
  放下手机,她忽然想结婚了,想有个随时能聊天的伴儿,还想有个孩子在屋里跑。
  她换了住处,从原来的一楼搬到另一栋楼房的三十楼。新住处的飘窗很大,能涌进更多的阳光。她坐在飘窗宽大的窗台上,能看到外面更多的风景。
  她开始等待一场别致的雨,雨后能看到彩虹的那种。
  (选自《天池》2019年第5期)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照应了题目中的“雨”,也预示了这是一个被淡淡的忧伤笼罩了全篇的雨夜故事。
  B. 作品中引用纳兰性德的《赤枣子•风淅淅》一词表达了女主人公心内短暂的惶惑之情,让小说的语言更有诗意。
  C. 小说在处理女主人公和郑海的情感关系时使用了语言、动作描写,将二人欲言又止的矛盾心理和感情的界限描写的淋漓尽致。
  D. 文中划线句子,既是疑问,也是反问。既写出了她心内惶惑感,又写出了她对自己的责问与警醒,催促她做出更好的选择。
  2. 小说使用不少的笔墨描写了女主人公儿时的家庭回忆,这段描写对主人公的刻画和文本的理解有什么作用?(6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