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8010字,答案扫描。

  绝密★启用前
  高考猜题卷浙江版2020年浙江省高考猜题卷
  语文(第一模拟)
  命题报告
  命题特色:本套试卷依据2020年1月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精神命制。考点覆盖全面,题目形式规范又不乏灵活性;试题难度合理;设题科学、规范、严谨,题干表述准确,解题思路详细,能给考生以有效的指导。
  核心素养:本套试卷选材讲究,指向四大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家国情怀、传文化和普世价值,如现代文阅读(二)通过对北平沦陷之后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的叙述,引导考生树立家国情怀;传统文化经典题的材料,指向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核心素养发展;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第2、3两题选用的是关于文化产业的思考的材料;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用的是关于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的材料。
  亮点试题:语言文字运用第6题,既具有生活性和情境性,又具有浙江特色,注重对考生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阖(hé)家团圆到国家兴盛,起中流砥柱作用的,正是一个个昂首挺立的爱国者,只有铭记英雄们的嘉德懿行,秉(bǐn)承英烈遗志,我们才能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想。
  B.从老人蹒(pán)跚的脚步与古树凋零的姿态,都可以看到时光的影子,老人和古树都有一种沧桑感,这种沧桑感弥(mí)足珍贵,可以让我们洞悉时间垒积的痕迹,体悟生命的意义。
  C.面对灾难,许多人焦躁不安,一蹶(jué)不振,而阿炳的乐曲却是平静的,一如波澜(lán)不惊的小桥流水,一如阿炳那副墨镜后面没有表情的脸和那双深不可测的盲眼。
  D.他的一蕃话,让我如醍(tí)醐灌顶,获益匪(fěi)浅,我不禁反复思索:一个普通人,如何才能在这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海洋中,安然地驾着自己内心的小船吟唱渔歌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甲】“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人此论极言面对创作之虔敬。在这个人人皆可成为创作者与传播者的网络时代,文艺创作门槛逐渐降低,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背后,是文艺创作“敬畏感”的消退。一些创作者放弃精益求精的创作追求,放弃为读者负责的职业精神以短平快的作品换取眼前利益,炮制大量粗制滥造的内容。诚然,现如今,文学创作者面临诸多名利诱惑,接受者的感官娱乐需求更加强烈,文化快餐的消费习惯愈发普遍,这就意味着,文艺创作的“庸俗”“媚俗”现象是浮躁社会风气的产物。
  近几年文化产业流入大量热钱,为获取更高的利润,配方生产、营销优先等套路花样翻新,作品本身的艺术品质却往往被忽视了。作为作品的最终创造者,文艺创作者是无法推卸自身的主体责任的。【乙】粗糙与精致、贫瘠与丰富、苍白与隽永、速朽与流传…等标签都将贴在作品与作者身上。【丙】或许创作者能力存在不同,但只有虔敬的创作精神才能让创作者最大程度地接近文艺精品,从而真正发挥文艺功能,吸引感染、熏陶乃至启迪、培育艺术的观赏者。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参差不齐
  B.精益求精
  C.炮制
  D.诚然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男足主教练里皮在赛后发布会上提出辞职,中国足协接受这一辞职请求,并表示接下来将深刻反思,重组男足国家队,打好接下来的比赛。
  B.过去的几年,我们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着力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C.时间会湮没许多记忆,但有些记忆其实并未消失,只需一个密码就会被激活,对于中国人来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就是一个“密码”激活集体记忆。
  D.将安宁权正式纳入法律体系,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未来安宁权的适用空间很大,线上线下都可能成为维护公民安宁权的重要途径。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戏剧不同于小说,小说仅用文字来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戏剧往往是通过演唱来刻画和凸显人物性格的某一特质,抒发情感,彰显主题。演唱推动叙事进展,①                    ,情节和故事就成了枯木死水,波澜不惊。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