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907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高一)
语 文 试 题
命题者: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 赵孝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在试题答题卷相应的地方,并认真核对。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在答题卷上对应处写上答案标号,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写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间(jiàn)或 炮烙(lào) 折(shé)耗 放浪形骸(hái)
B.畏葸(xǐ) 呜咽(yè) 孱(cán)头 安然无恙(yàng)
C.正(zhēng)月 吮(shǔn)吸 国粹(cuì) 唉声叹气(āi)
D.咀(jǔ)嚼 濯(zhuó)濯 埋(mái)怨 得鱼忘筌(q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自诩 脑髓 磕头 残羹冷灸 有志者事竞成
B.指摘 顽劣 呵斥 强弓劲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馈赠 铭刻 斡旋 毛骨耸然,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D.陷井 情愫 渎职 防微杜渐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女人的手指 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②大型中华古籍全文数据库《国学宝典》网络版,经过长达6年的资料搜集、电子化校勘,并借助清华大学的网络技术,终于 出版发行。
③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 的事实。
A.振动 告竣 质疑 B.震动 告罄 置疑
C.震动 告竣 置疑 D.振动 告罄 质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
B.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敬如宾的祖父孙女两人。
C.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D.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翠翠忽然说:“爷爷,你唱个歌给我听听,好不好?”
C.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D.“难道我对上司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柯瓦连科问,生气地瞧着他。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
B. 几个女人有些失望,也有点伤心,在心里她们各人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C.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D.在小说中,尽管多么高深的思想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只有化入形象的血肉中才能存活。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网络成瘾症:青少年健康的新“杀手”
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竟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
一时间,青少年沉迷网络成为了社会关注热点,许多人认为青少年思想意志薄弱,呼吁加强网络监管。专家认为,一些青少年之所以长期迷恋上网,很多是由于“心瘾”造成,而这种行为是一种病态,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对疾病也要进行科学的治疗。
对5所学校的4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达到了10%-15%,而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并进行治疗的却不足5%。专家为此提醒:在青少年从互联网上获得知识的同时,千万不要让他们病倒在电脑屏幕前。
据调查,青少年已成为社会网络活动的主体。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14.8%,初中生为26%,高中生为38%。同时研究也表明,网络成瘾症的发病年龄介于15岁-40岁之间,24岁以下的网民占总人数的51.1%,青少年是易患此症的高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