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8张,另有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
  月朦胧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雨霖铃》。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必修四第二单元编选的是宋词,在人教版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本单元教学课上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本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因为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文特点
  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着、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以“离情”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是柳永的代表作。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
  《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及《大纲》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2、了解婉约派词的风格。
  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理解“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名句的鉴赏方法。
  二、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必修一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才能获得成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点拨教学法。
  四、学习方法
  1、诵读法。2、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我们已经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领略了豪放派词的意境开阔、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词中的另一流派婉约派的词作《雨霖铃》,这是一首饱含了千种风情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