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5580字。

  语文
  本试题卷共5页,19道小题。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          班级:          
  一、文言文阅读(12分。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5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弃甲曳兵而走      走:逃跑
  C.养生丧死无憾      憾:遗憾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申请
  2.下列“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移其粟于河内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对下列句中加黑词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鼓:敲鼓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树木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上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之所以赞扬梁惠王好战,是因为行王道的根本目的是打赢每一仗。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设喻,暗示梁惠王移民移粟跟邻国国君治国不尽心无本质区别。
  C.孟子在文章中提到的王道,实际上是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即以仁义治天下。
  D.孟子认为行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顺应农时,合理发展生产,保障民生,施行教化。
  5.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译文:                                                                                
  二、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4分)
  6.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空1分,共10分)
  (l)丛菊两开他日泪,                  。                  ,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              ?所思在远道。               ,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3)一去紫台连朔漠,               。画图省识春风面,                。
  (杜甫《咏怀古迹》)
  (4)沧海月明珠有泪,              。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5)曾记否?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每空2分,共4分)
  山 亭 夏 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