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130字。

  第二单元测评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杂剧产生以前,正统的诗文一直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而宋元时期戏曲小说的逐渐勃兴,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态。读元明杂剧,既要看到它与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联系,更要注重它的特殊性。
  说到联系,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古老的诗歌传统对元明杂剧的深刻影响,它首先是诗的戏剧,是“美文舞蹈的、诗韵兼全的”一种艺术形式。元明杂剧不仅汲取了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还熔铸了诗的灵魂和精神。只要认真读一读《西厢记》《汉宫秋》等杰作中优美的曲词,就不难领略到这一点。如明人何良俊评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之【圣药王】曲曰:“清丽流便,语入本色;然殊不浓郁,宜不谐于俗耳也。”
  然而,元明杂剧毕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的曲词必须与情境、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必须与表演艺术水乳交融。《元曲选》的编订者臧晋叔谈到:“词本诗而亦取材于诗,大都妙在夺胎而止矣。曲本词而不尽取材焉,如六经语、子史语、二藏语、稗官野乘语,无所不供其采掇,而要归断章取义,雅俗兼收,串合无痕,乃悦人耳。”杂剧展现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故须兼收并蓄,雅俗共赏,便是所谓“情词稳称之难”。王国维激赏《窦娥冤》第二折的【斗虾蟆】等曲,说:“此一曲直是宾白,令人忘其为曲,元初所谓当行家,大率如此。”王国维是真正读懂、读透了元曲,他不仅将其当作戏剧的文学剧本来读,且当成美文来读:“由是观之,则元剧实于新文体中自由使用新言语,在我国文学中,于《楚辞》《内典》外,得此而三。”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同一著作中,他又指出“元剧最佳之处……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足见王国维的“自然”与“意境”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元杂剧的“自然”与“有意境”又与诗词文赋不同,这就是它总体风格上的恣纵、奔放、朴野、犷悍,即本质上的自然之美、本色之趣。这个特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艺术语言方面。明初无名氏的《贫富兴衰》第一折【点绛唇】以下三曲,起手不凡:“四野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将雪景描写与人物内心活动融成一片,用语精练,比喻恰切,真可与《水浒传》中“风雪山神庙”的描写相媲美。
  “自然”之誉当然包括剧作家深刻敏锐的思想感情,“意境”说也与戏剧情境、人物命运以及矛盾冲突相联系,语言文字自然是情感与思想自然的外化,而深层的东西当然是思想感情和内容。
  (摘编自王星琦《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元以后,戏曲小说取代诗文而占据文坛统治地位,使文坛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元明杂剧表现出的“诗的戏剧”的特点,是指曲词与表演艺术的水乳交融。
  C.诗、词、曲一脉相承却又各有特点,但曲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又具有特殊性。
  D.元杂剧的“自然”特指语言文字上的自然之美、审美之趣,即奔放、朴野的艺术风格。
  解析A项,“使文坛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错,原文第一段只是说戏曲小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诗文占统治地位的状态;B项,“诗的戏剧”的特点对应原文第二段,强调元明杂剧不仅汲取了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还熔铸了诗的灵魂和精神;D项,元杂剧的“自然”在原文中涉及最后两段,不仅指本质上的自然之美、审美之趣,还包括剧作家深刻敏锐的思想感情。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讨论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论证思路清晰严谨。
  B.文章分析了杂剧与诗词的联系与区别,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杂剧特殊性的表现。
  C.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丰富的论据使观点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D.对于杂剧的分析,文章兼及艺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对内容的分析是其更重要的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按照何良俊的观点,《倩女离魂》的曲词充分体现了郑光祖对诗歌传统的借鉴和超越。
  B.元明杂剧必须与表演艺术相互交融,这既是一种约束限制,也为其发展带来机遇。
  C.只有真正读懂、读透元曲的人,才能体会到杂剧曲词的“稳称之难”,进而欣赏其美。
  D.《窦娥冤》中窦娥临终发下三桩誓愿,由此可以看出王国维评价元曲时所谈的意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AI(人工智能)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