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270字。

  兰州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附答案)【优选】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①
  王安石
  数百年来王气消,难将前事问渔樵。
  苑方秦地皆芜没②  , 山借扬州③更寂寥。
  荒埭暗鸡催月晓④  , 空场⑤老雉挟春骄。
  豪华只有诸陵⑥在,往往黄金出市朝。
  【注】①此诗作于1066年(治平三年)春,闲居江宁已三年的王安石聊发游兴,骑马东行游丹阳,沿途访友寻古。②化用古人诗句。李白《金陵》诗:“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古殿吴花草,深官晋绮罗。”刘长卿的诗:“金陵已芜没,函谷复烟尘。”③东汉末刘繇曾将扬州治所设在曲阿(丹阳)。④《建康图经》言:“鸡鸣埭在青溪西南潮沟上,过沟有埭,名鸡鸣。齐武帝早游钟山射雉,至此,鸡始鸣。”⑤场:射雉场。《南齐书•东昏侯纪》:“置射雉场二百九十六处,翳中帷帐及步障,皆袷以绿红锦。”⑥《元和郡县图志》载:丹阳有齐高帝的泰安陵,武帝的景安陵,明帝的兴安陵,梁武帝的修陵,文帝的建陵,简文帝的庄陵等多座。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对历史悠久的古帝王之都金陵的总体感受,“王气消”三字为全诗定下了伤感的基调。
  B. 颔联,当年的苑方秦地般的美景已消失了,一度为扬州治所的丹阳繁华也已寂寥不见了。
  C. 尾联,写盛极一时的王朝黄金散尽,如今只剩下帝王的陵寝,充满了人财两空的哀伤。
  D. 这首七言律诗,词句警策,典故丰富,内容深邃,充满历史的纵深感和兴替的沧桑感。
  (2)请简要赏析颈联“荒埭暗鸡催月晓,空场老雉挟春骄”。   
  【解析】【分析】⑴"昔日的黄金散尽,充满了人财两空的哀伤错,正确的理解应是"这些陵墓常有人盗掘,  常有金玉见于市朝”。
  ⑵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 苑方秦地皆芜没,山借扬州更寂寥”使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视听结合;用典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比如“荒”“暗”二字营造了一片昏暗、衰败的意境。。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阁夜①
  杜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①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是说设置多道屋门,击柝巡夜,以防强盗。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日暮景色,山雾缭绕;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 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雾”“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 诗歌善用修辞,比如“白雾昏”“月侵门”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D. 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依然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疾苦。
  (2)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