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8840字。

  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
  高三语文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及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路径,还需要深入地解读并提炼出中国文学传统创造性转化的内在逻辑与深层机制。长期以来,无论是中西文化还是中西文学研究,学界一直盛行两种理论路径:一种是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为本体或本位,在此基础上借鉴或吸纳西方现代文化与文学的有益资源;另一种是主张以西方近现代以来的文化和文学为本体或本位,在此基础上有选择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有益养分,而就在这两种理论路径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第三条融合路径。
  所谓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它必须建立在中西文学乃至文化的立体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因为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中西视域融合,才能借助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力量,有效地整合其价值资源,以此激活或者重构中国文学传统,达成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或转化性创造。这一转化机制甚为复杂,这里仅从文体层面粗略言之。
  迄今为止,中国文体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艺术实绩。尤其是在小说创作领域,新时期以来,致力于转化性创造中国当代小说新文体的作家难以数计。比如,汪曾祺小说对唐人传奇文体和桐城派古文作法的创造性转化受到普遍激赏,他所引领的当代中国新笔记体小说热潮至今未曾消歇,但只是看到汪氏小说传承中国古代文体资源则未免皮相,实际上西方现代短篇小说大师对汪曾祺的艺术启示同样不可或缺,还有韩少功小说对魏晋志人志怪小说文体的创造性转化同样好评如潮,其作品的文体资源不仅仅来自西方词典体和随笔体的启发,而且直接脱胎于《世说新语》的文化关键词集束体小说。至于莫言、贾平凹、王安忆、刘震云、苏童等人的小说创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转化了中国明清话本小说的文体资源,即使是新世纪小说界的后起之秀,同样也不难发现他们在吸纳西方现代派小说技法的同时,对中国古代文体资源所进行的转化性创造。
  当代中国作家不再像新时期初那样热衷于直接制造外国文体的中国版本,不再满足于被西方中心赐予“中国的马尔克斯”“中国的卡夫卡”之类的所谓桂冠,而是想真正地做回自己,为中国文体与中国文学正名,但这并非说他们回归本土以抗拒西方,而是说他们把西方文体资源“拿来”后必定要加以整合与重构,让西方文体资源与中国文体资源在平等的“创造性对抗”与“创造性对话”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于是我们看到,新时期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开始打破“纯文学”与“新文学”概念,开始大规模地致力于中西古今文体互渗式的跨文体写作,试图重建中国的“大文学”或“杂文学”文体传统。
  (摘编自李遇春《重申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之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学传统创造性转化的深层机制虽甚为复杂,但有助于探索文学传统的复兴路径。
  B. 中西文化在立体交流中难免出现碰撞,这对于激活或者重构中国文学传统而言很重要。
  C. 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成绩斐然,许多作家勇于实践,实现中西会通、古今交融的新形态。
  D. 新时期作家打破纯文学、新文学的概念,重绝了“大文学”或“杂文学”的文体传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先阐述其他两种理论路径,再提出本文观点,运用对比分析,有破有立。
  B. 第二段紧承第一段内容,在具体阐明第三条路径的同时,又引出后一段的内容。
  C. 第三段列举多个作家文学创作的实例,用事实论证第三条融合路径的客观存在。
  D. 第四段分析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实际,进一步论证了第三条路径的存在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界盛行的两种中国文学传统复兴理论是对立的,所以亟需寻找第三条复兴路径。
  B. 寻找中国文学传统复兴的新路径,必须要跳出长期以来的那种对立理论路径的窠臼。
  C. 汪曾祺、韩少功、莫言的小说成功,启示当代作家只有挖掘古代文体资源才能成功。
  D. 中国文学传统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必须把西方文体资源融入到中国文体资源中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然后对所给选项进行逐一分析。
  D项“重建了”错,通过原文最后一句是“试图重建中国的‘大文学’或‘杂文学’文体传统”可知,是“试图重建”。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整合能力。解答本题要以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段落的大意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秉承“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的理念,华为在5G领域积极投入、持续创新。2019年1月24日,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正式发布。
  目前华为在技术成绩方面追逃领先:极高集成,首次在被低的天面尺寸规格下,支持大规模集成有源功放和无源阵子;极强算力,实现2.5倍运算能力的提升,搭载最新的算法及波束赋形,单芯片可控制高达业界最高64路通道;极宽频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