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10130个字。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
考生注意:
1.全卷共两部分,共6 页,23 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3.只能用0.5mm 黑色水笔答题。
4.不得使用涂改液或涂改带等涂改工具,不得在答题卡上调换题号,否则该题以零分计算。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 分)
(一)语言积累。(10 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0 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5)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6)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7)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9)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基础与运用。(10 分)
2.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邱娥国长期扎根于基层派出所,他的从警历程挽救了很多失足青年。
B.随着农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让农牧分离成为大势所趋。
C.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粮食自给的难题。
D.语文学习不仅要养成终身读书的良好习惯,更要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7 分)
勇于担当,以责任之心逆风前行。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甲】(A.肆意,B.肆虐)之时,一群90 后摒弃“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思想,用①稚nèn 的肩膀,接过长辈手里的接力棒,【乙】(A.挺身而出,B.首当其冲)到防疫第一战线上,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与病毒作斗争。_____________;他们戴上口罩拿起小本,走访在社区和街道中间,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他们扛起摄影机,②冲fēng 在一线记录城市美好故事,用责任和担当奏响青春之歌。
(1)文中①处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①处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
(2)为文中甲乙处加点字选择符合语境的解释,只填序号。(2 分)
甲处__________ 乙处__________
(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三个句子,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他们穿上厚重的防护服②在家长眼里他们是孩子
③在医院各个科室,为病患分担痛苦④但在抗击肺炎的战场上,他们是优秀的战士
A. 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第二部分阅读(70 分)
(三)古诗词阅读。(6 分)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4.对本词的赏析与理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起首二句,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
B.三四两句,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
C.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
D.全诗以冰霜为中心,写得集中紧凑,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用词丰富华丽,风骨雄健,气势有力。
5.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松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3 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