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考前30天周练册第五周(6份打包含解析)
天天练25.DOC
天天练26.DOC
天天练27.DOC
天天练28.DOC
天天练29.DOC
天天练30.DOC
天天练25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________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榫卯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榫卯的连接,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它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或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也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榫卯结合,可谓________,它们的结合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但它一出现,便被运用得________,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连接得天衣无缝时,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________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的。( )。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但越简单,却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派生 刚柔相济 淋漓尽致 水火不容
B.派生 相辅相成 酣畅淋漓 水火不容
C.衍生 刚柔相济 淋漓尽致 格格不入
D.衍生 相辅相成 酣畅淋漓 格格不入
C 解析 第一处,派生: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衍生:演变发生。语境强调“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的变化,应填“衍生”。第二处,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相互补充,使恰到好处。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根据语境可知,应填“刚柔相济”。第三处,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酣畅淋漓:常形容书法、绘画形体饱满,笔意流畅,也形容文艺作品中感情抒发得极为充分。“淋漓尽致”侧重
……
天天练30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苏州园林,是指苏州城内以私家园林为主的传统汉族建筑群,可谓“咫尺之内________”,是中国园林的翘楚和骄傲。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形成于五代,成熟于赵宋,鼎盛于清代。清末时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余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典型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组成,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诞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与代表。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________,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园子里有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________,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个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_______的图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改天换地 重峦叠嶂 别开生面 完美无缺
B.改天换地 气吞山河 别开生面 无与伦比
C.再造乾坤 重峦叠嶂 别出心裁 完美无缺
D.再造乾坤 气吞山河 别出心裁 无与伦比
C 解析 第一处,改天换地:指从根本上改造大自然,也比喻巨大变革。再造乾坤:再造天地。句中用来形容“苏州园林”,应填“再造乾坤”。第二处,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根据语境可知,应填”重峦叠嶂”。第三处,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句中用来形容“设计者和匠师们”,应填“别出心裁”。第四处,完美无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句中用来形容“图画”,应填“完美无缺”。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苏州园林典型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于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