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1部分 专题八(4份)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1部分 专题八 1 高考体验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1部分 专题八 2 技法突破 实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1部分 专题八 2 修辞垫基 隐性考点——明辨修辞手法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1部分 专题八 3 技法突破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八 仿用句式(含修辞)、变换句式
——彩笔雕章知几首,可人标韵无新旧
把句式的仿用和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放在一个专题,是因为仿用句式要求“形神兼备”,其中“形”里面就有修辞。又因为修辞一般不单独设题(江苏卷有时单独设题),所以本专题准备通过“修辞垫基”来突破“修辞”这一隐性考点,让考生掌握高考常考修辞的分类及其特点,便于考生在仿用句式及阅读中判定分析修辞。在掌握修辞的基础上,再了解“仿用”题的各种题型,边讲边练,仿用题题型虽多,但解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相同,所以在让同学们了解仿用题的基本题型后,统一讲解仿用题通用解题技巧。对联题作为特殊的仿用题放在“重难突破”中讲解。变换句式则通过了解句式特点、题型特点、解题攻略来突破这一考点。
1.(2017•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题干要求非常明确,即用归谬法仿照示例写一句话来反驳生活中的错误看法或观点。解答时需先假设生活中人们常提到的某一错误观点是正确的,然后依据此观点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即可。句式上可采用“如果……那么……”的模式。
答案:(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2.(201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4分)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
“常见修辞法的正确运用”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讲解,为同学们上这一课。 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
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比喻中喻体多是具体形象的、可以感知的、大家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
2.分类
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
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例如:
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比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例如:
①生活是海洋。
②十个被血浸泡的手指头肿成了大熊掌。
(3)借喻
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例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