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1 专题一 3 1 高考命题点一(2份)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1 专题一 3 1 高考命题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 1 专题一 3 1 高考命题点一 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命题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所谓“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是指在运用中出现频率较高,属常用词或次常用词;二是要弄清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五类。
  综观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本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文言实词主要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几种情况,但考查比较多的是“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2)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一般要求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其中“不正确的”一项。对实词的理解在文言翻译中也有考查。
  一、掌握五类常考的文言实词
  (一)一词多义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义项,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以“引”为例:
  意 义 例 句
  本义 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申义 牵、拉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拉长 引吭高歌(成语)
  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本纪》
  伸着 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
  拿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带领 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
  承担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
  举荐、提拔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延请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引导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
  掉转 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时小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④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⑥/③⑤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⑤/④⑥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穷”的多种义项。③⑤寻求到尽头/动词;②⑥穷尽/动词;①④处境困难/形容词。
  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3分)
  大树将军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
  ……
  一、一词多义(每小题1分)
  1.属(10年12考)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____________
  (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____________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并诗》)____________
  (4)衡少善属文(《张衡传》)____________
  (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____________
  (6)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____________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____________
  (8)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____________
  答案:(1)动词,这里指劝人饮酒 (2)动词,隶属
  (3)动词,属于 (4)动词,连缀 (5)动词,通“嘱”,嘱托
  (6)名词,等辈、类 (7)名词,等,辈 (8)动词,接连
  2.鄙(10年5考)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____________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____________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____________
  (6)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____________
  (7)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并诗》)____________
  (8)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
  答案:(1)名词,边疆地区,边远的地方 (2)形容词,庸俗,浅陋,鄙俗 (3)形容词,见识浅薄 (4)动词,当作边境(边疆) (5)形容词,见识浅陋 (6)动词,鄙薄,轻视
  (7)名词,自称的谦辞 (8)名词,村野之处,乡下
  3.辞(10年2考)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____________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____________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____________
  (4)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并序》)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